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自学考试>自考试题>正文

成人汉语言文学自考题_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真题

更新时间:2021-12-27 02:11:27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448

1、“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答:一、1917年至1920年新文学的萌芽期。二、1921年到1926年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三、1926到1927年沉寂。

2、《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答:一、外冷内热。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Q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转化为对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惜,转化为对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

   二、以讽抒情。作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了知县大老爷等的反动实质,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三、形喜实悲。作品展示了阿Q种种可笑的行径,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

3、《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答:一、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片”。

  二、将古人写活。作者主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不给古人戴上光圈,而是将古人当做人,寻找古今人思想情感上的相通之处加以推想和发展。

  三、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

4、《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答:一、作品里写的事和人,往往饱含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

   二、以叙事为主,但同时穿插了议论,融入了浓厚的抒情,是叙事和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

   三、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是《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5、叶绍钧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倪焕之》

  答:一、l928年,叶绍钧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倪焕之》。作品的问世,标志着叶绍钧不但在小说体裁的开拓上作出了新的贡献,而且,在表现生活内容的广度上也有所拓展。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分子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对时代社会命运的探求结合起来,在个人命运的展示中寓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从作品中不但可以观阅到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的中国历史画卷,体会时代历史的波澜壮阔,而且还可以体察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人生探求轨迹,洞悉他们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在艺术表现上,虽然作品的结构安排还略嫌沉闷,各篇章的写作也不太均衡,但由于作者对作品所表现的教育题材有着丰厚的生活基础,对知识分子生活也相当熟稔,所以,作品为人们奉献的颇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6、“五四”时期的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答:首先,它打破了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其次,“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相当自觉而彻底,散文不仅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而且自此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从而结束了文章与散文长期面目不分的历史。

  最后,“五四”散文所张扬的“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反封建等理念,从此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宝贵的精神资源与反复言说的主题。

7、关于“文学基于普遗人性”的论争

  答:这场论争于1928-1930年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粱实秋之间。梁实秋针对左翼作家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等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针对革命文学倡导者,他的批评有其合理性,也不无偏颇。

   鲁迅指出,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然而“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鲁迅还指出文学与阶级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

8、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答:这场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1931年底,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连续发表文章,谈“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在左翼文学与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之间左右开弓。瞿秋白、冯雪峰著文批判。苏汶自称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为胡秋原辩解,展开论战。

   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苏汶等反对政治“干涉”文学,强调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地位。左翼的反批评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有所阐发,却又片面地趋向另一极端。党内的理论家歌特(张闻天)撰文,维护文学真实性标准的独立价值,对真实性与党性、政治倾向性作了较为辩证的分析。

9、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答:关于“大众语”的论争于1934年5月由汪懋祖、许梦因等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引起。6月,进步作家集会,决定掀起反对文言、保卫白话的运动,展开大众语的讨论。

   这次论争的焦点集中于文学语言问题,参加人员涉及整个文化界,发表文章数百篇。论争总结了“五四”、“文白之争”以后文学语言发展的经验教训,批评了“欧化”与“半文半白”的倾向,纠正了一些左联作家否定白话、提出语言有阶级性等“左”的错误,探讨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

10、《边城》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答:一、沈从文的大量作品构成了一个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边城》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沈从文小说在探索理想的人生形式时灌注了关于人的改造的思想,这触及了20世纪中国文学改造民族性格的基本命题。他企盼通过民族品德的重造,进而探索“中国应当如何重新另造”。这些是他作品中最富于积极意义的现代思想。正是这一点使其作品题材偏离时代文艺主潮的同时,又保持了它的现代品格。这正是沈从文小说意蕴的复杂性所在。

  二、《边城》的故事时间是静止的。它的叙述是独特的:小说的大部分内容是以概述的方式叙述的,如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随物赋形,移步换形。静止的时间与共时性的叙述决定了小说语言的特殊性。一方面,叙述者利用概述的权力架构了一个价值体系,并且随时对笔下人物予以褒贬;另一方面,适应叙述的需要,常常使用“皆”、“必”、“从”、“从不”等语词,以实现对于叙述频率的调整,营造出悠然淡远的意味。

11、20世纪30年代报告文学的兴盛

  答:(1)“左联”的提倡。“左联”在开展工农兵通信运动时,提出了创作报告文学的号召。“左联”刊物上译载了介绍这种文体论文,左翼作家们还积极创作报告文学作品和翻译出版国外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些都直接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

   (2)是由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决定的。报告文学作为文艺性的通讯报道,集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战斗性于一体,能以文学的手段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既喜爱文学又关心社会动向的广大读者的阅读需要。

  (3)深刻的社会原因。“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政治生活急剧变幻,人们关心民族的前途,关心时事,迫切需要了解时局的变化,报告文学能迅速反映急遽发展的社会生活,因而必然兴盛起来。

12、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答:一、面对抗战初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创作,当时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的梁实秋表达了不满情绪,希望文学能够表达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主题。这种“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他认为作家也不必工具化地服务于战争现实,可以从更长远的思想建设角度为民族未来服务。

   二、左翼作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明确的批评。孔罗荪批评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八股”要反对,但目的恰恰在于更紧、更深入地把握时代和现实。其他人的文章多数对“与抗战无关”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13、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答:一、抗战初期,围绕旧形式的利用问题曾经出现过“旧瓶装新酒”的讨论。1938年,毛泽东提出“民族形式”问题,引起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地进一步的讨论。论争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

  二、向林冰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中,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形式,并偏狭地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不健康的。

  三、葛一虹在《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在所谓“民间形式”吗?》中则完全否定民间形式有可继承的合理成分,认为应该走“五四”新文学的西方化倾向。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和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将讨论推向深入。

  四、郭沫若认为,中国新文艺“从民间形式取其通俗性,从士大夫形式取其艺术性,而益之以外来因素,又成为旧有形式与外来形式的综合统一”。这一问题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进一步的论述。

14、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

  答:一、论争源于胡风文艺思想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冲突,直接导火索则是深受胡风影响的舒芜的长篇论文《论主观》。胡风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强调“主观”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并曾著文批评当时创作中的“客观主义”。

  二、邵荃麟、冯雪峰、何其芳等发表文章批评他们的论点。胡风也发表《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等文章支持舒芜,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思想。论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结束,双方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对有关现实主义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诸如创作的主观与客观、政治性与艺术性、作家与生活、歌颂与暴露等进行了探讨,影响较深远。

15、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答:一、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七月诗派的主要代表性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二、七月诗派注重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同时也重视抒情的形象化,注意意象的新颖明确,想象的丰富奇丽,象征的确切深刻。在诗形上,有大体整齐押韵的小诗,有鼓点式短句的“田问体”,有抒情议论的长句诗行体,有随诗情起伏而变化多样、句式长短交错的“艾青体”。在语言上,他们重视运用灵活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口语,简洁有力,色彩强烈。

  三、七月诗派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创造把自由体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绿原有诗集《童话》、《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等政治抒情诗。鲁藜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其他如阿垅的《纤夫》、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等都是足以显示七月诗派风格的代表作。

16、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

  答:一、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辛笛、陈敬容、杭约赫、、袁可嘉、穆旦等一群诗人。该诗派主要有九位代表诗人,合集《九叶集》,因而被称为“九叶诗派”。

  二、九叶诗派一方面“扎根现实”,用诗歌形式传达了中国人民诅咒黑暗、渴望光明的时代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厌倦现实政治纷争,渴望宁静与和平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艺术上,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他们把诗歌的审美原则建构在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重叠点上,完成了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超越,蕴涵着很强的现代主义诗歌因素。

17、新歌剧的创造及其代表性作品《白毛女》

  答:一、延安文艺工作者在广泛吸收秧歌剧、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的长处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歌剧。《白毛女》、《血泪仇》、《《刘胡兰》等是新歌剧的代表性作品。

  二、《白毛女》以流传于民间的“白毛仙姑”传说为素材,经过改造,融进了歌颂新政权、穷人得解放的思想内容,塑造了杨白劳、喜儿、大春等农民形象。喜儿的生活道路,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全新主题。《白毛女》继承了秧歌剧长于抒情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抒情唱段;同时参照中国古典戏曲的手段,适当安排剧中人物的道白,以推进剧情,适合大众欣赏习惯;还借鉴了西洋歌剧齐唱、重唱、合唱、伴唱的形式以及音乐的戏剧性、性格化的传统,在广泛的继承借鉴中创造了新型现代民族歌剧的经典。

18、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小说创作的几种形态

  答:(1)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以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七等生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2)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现实主义意味,以林海音、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3)表现海外中国人生活的作品,以於梨华、聂华苓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4)通俗文学作品,以琼瑶的创作为代表。

19、《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与“文艺黑线专政论”

  答:一、l966年2月2日至20日,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紧锣密鼓地推动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一场政治灾难与文学灾难。从一开始就难解难分。

  二、《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是摧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宣言书,是在文化领域实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纲领。它打着“文化革命”的旗号,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污蔑文艺界1949年以来,基本上没有执行党的方针,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

  三、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20世纪30年代文艺的结合。这一论断,践踏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全盘否定了我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以及“十七年”的文艺成就,为推行文化虚无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制造了理论根据。

20、“文革”结束后文艺界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答:“文革”结束后,文艺界结束了万马齐喑、百花凋零的局面,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是文艺界面临的首要任务。1978年5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北京举行了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中断十年之久的全国文联及其所属的各个协会从此恢复工作。l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经历了30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文艺工作者的一次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五世同堂”的盛会。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了《祝词》,肯定了文艺工作者的成绩,并提出了任务和发展方向,从而使得这次大会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1、新时期文学呈现的主要发展态势

  答:(1)从现实主义的回归到现实主义的深化与超越。饱受创伤的作家刚刚从“文革”的梦魇中解放出来,一拿起手中的笔,就用他们的作品预示着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新时期的文学应该恢复和发扬现实主义精神,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灵魂,是大家的共识,现实主义文学获得了在新时期应有的地位。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现实主义受到冷落。从新时期开始时的“伤痕”文学到l996年出现的现实主义新浪潮,现实主义文学一直不乏鼎力之作。

  (2)现代主义的“登陆”与繁荣。有关现代派文学的观点就在中国得到了翻译、介绍和研究。1985年是现代派文学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的意义不仅是出现了《你别无选择》的作者刘索拉,还因为出现了马原和残雪。他们是真正在中国本土孕育的现代派作家。由于他们的出现,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开始在中国形成阵势。但是,即便如此,中国的现代文学还是需要寻找自己的哲学支点,也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的现代派要形成自己的艺术气度还有待时日。

  20世纪90年代文学所呈现出的多种形态、多元格局是前所未有的。开放之中的现实主义文学与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对形式的实验探索而兴起的先锋派创作继续勃兴,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两道风景。 口头实录文学、纪实小说等的悄然兴起,以及新时期以来一直方兴未艾、蔚为大观的报告文学代表了另一种文艺观念。

22、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新一代乡土文学作家登上文坛。 (2)报道文学崛起。 (3)政治文学勃兴。 (4)都市文学兴盛。

   (5)女性主义文学有了新的发展。 (6)“另类”文学登场。 (7)留学生文学继续延伸。 (8)探索戏剧得到重视。

  (9)原住民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10)艺术形式的创新层出不穷。

23、莫言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探索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的主要贡献

  答:奠言的作品中充满着幻象,这种幻象充满着浪漫色彩和诗的意境。这种美学效果的产生,有赖于作家运用童话、寓言的手法,把幻象与现实糅合在一起,精确地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主观世界奇特的心理过程,这也构成了莫言小说“忧郁的主调”之下“一方面是凄楚、苍凉、沉滞、压抑,另一方面则是欢乐、激情、抗争”的独特的叙事风格。

  莫言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受到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美国意识流小说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影响,其创作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轨迹,成为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又一个里程碑。

24、新时期诗歌呈现出的不同的美学形态

  答:中国当代诗歌在新时期之初的主要任务在于重新继承中国现代新诗的优良传统,恢复诗歌的现实主义品格。这一任务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得以完成的:一是对诗歌现实主义品格的丧失进行严肃自觉的反思。二是一些诗人勇敢地对现实、历史和自我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出现了一大批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

   1979年,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便已产生、以“今天派”为主要创作群体的“朦胧诗”开始公开在诗坛上出现。它的出现,打破了诗歌领域现实主义独领风骚的一元化局面,并且对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进行了超越性的变革。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诗坛上开始出现更加年轻的一代诗人,评论界大都将其称为“第三代诗人”、“后朦胧诗群”、“后崛起诗群”或“新生代诗人”。“第三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在精神意识和艺术表现方法方面不仅与此前的“艨胧诗”人存在着很大差异,而且其自身也是一个相当混杂的群体,在很多方面都不同。虽然如此,但其文学史意义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中间尚未出现像艾青和北岛那样有着世界性影响的诗人,但是他们丰富、驳杂的艺术实践,却打破了此前诗坛现实主义诗歌和“朦胧诗”二元对峙的文学局面,将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诗歌的美学形态带入了多元化的历史时期。

25、新时期诗歌在艺术上的多向探索

   答:新时期诗歌普遍追求个性化的表现方式。现实主义诗歌和“朦胧诗”的抒情主体明显强化,诗人纷纷追求“表现自我”,努力表现自己的独特遭遇和心灵历程、倾诉自我的内心情感、塑造自己独异的人格形象。“第三代诗歌”中具有后现代主义特点的作品,虽然存在着主体性的衰落和自我的消解等倾向,但是诗人仍然在寻找各自独特的个人话语方式,这在“非非主义”诗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表现技巧上,“朦胧诗”广泛吸收现代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暗示、隐喻、变形、通感、幻觉、直觉等,其中的不少技法也为现实主义诗歌所采用。“第三代诗歌”的艺术探索更加丰富多样,甚至更加放荡不羁,他们在诗体、语言等方面的探索更加前卫,也更具实验性。口语化、语言还原、谐谑、荒诞、反美、反象征、反意象等方法经常为他们所采用。

26、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主要特色

  答:一、散文本来就属于最不规则、最自由的文体。新时期的散文既贯通古代传统和“艾革”之后由西方传人的文学理论.义融会了诗歌、小说、电影等各种体裁的特点,在整体上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

  二、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可贵特色就是.一些已有的范式和传统的禁区已被冲破,“五四”散文以作家个性为本位的传统得到恢复。作家的创作思想、审美意识、文体观念都大大解放,写作技巧也日益成熟。他们用各种方式自由自在地抒写自己的思想情感,充分表露自己的精神个性,使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从题材到内容都有了极大的自由空间。

27、“荒诞尉”《屋外有热流》

  答:是由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合作的《屋外有热流》,这部发表在《剧本》上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并获得“勇于创新奖”。这部剧作最为明显的特点是放弃了传统的写实手法,而用荒诞、象征等现代戏剧技巧组织剧情。在外在环境“冷”与“热”的背景上,展示人内心的“热”与“冷”,从而将人物的心理活动转化成了一种直觉舞台形象。

  剧作通过哥哥赵长康与弟弟妹妹生活环境、生存观念和道德理想的反差对比,歌颂了一种高尚人格与奉献精神,同时贬斥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等个人主义的风气。为保护抗寒稻种而牺牲的哥哥,虽身处严寒的东北,却充满对生活的热烈期待,而身居都市(温室)的弟弟妹妹,在互相的算计中,感受到的是无法抵抗的寒冷。剧作就这样在“热”与“冷”的渲染中展开了一场关于生与死、金钱与正义、欲望与良知的追问。

28、海子的诗集

  答:海子生前出版有诗集《土地》,死后有《海子诗全编》(1997)出版。海子的诗歌主要有抒情短诗和“史诗”两种类型。海子的抒情短诗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了诗人古朴、纯真地对于人类精神家园的渴望,诗歌语言素朴、纯净,熠熠生辉。“麦地”、“村庄”、“母亲”、“太阳”和“黑夜”、“骨头”、“死亡”等典型意象所表现的,是一个大地赤子对于人类精神始源的永恒念想以及在对此念想的追寻之中所产生的太阳般燃烧的、真纯、凄凉而又绝望的精神焦虑,海子的抒情短诗有《亚洲铜》、《阿尔的太阳》、《村庄》、《麦地》(1997)等。海子的长篇“史诗”有《河流》、《传说》、《但是水、水》、《太阳·七部书》等。特别是他的《太阳·七部书》,充分体现了诗人将叙事与抒情、激情与理性、个人的精神体验和人类文化精神进行融合的追求与努力。海子曾经说过:“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湖南农大自考本英语考题_湖南农大自考官网

原标题: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新时代的关键抉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述评村道笔直绿树成荫

03-01

劳动法自考题各省一样吗_劳动法自考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下列情形中,用

03-01

郑州大学自主招生考题_郑州大学自主招生简章2020

本文试题包含以下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

03-01

现代汉语自考题_现代汉语自考题模拟3

汉字的性质也是汉字属于哪一种文字类型。一、世界对汉字性质的几种主流说法1.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在《基督教远征中国记》中以为

03-01

自考流体力学历年考题_流体力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序言本着服务于中国物理学者和物理专业研究生的宗旨,我们根据PRL摘要和引言对本期部分文章进行中文导读。由于水平有限,不免出现一

03-01

自然科学概论考题_关于自然科学的题及答案

|作者:陈伟孟1张玉峰2,†陈征3魏红祥4(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3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4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

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