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证书考试>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正文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目及答案_教师资格证小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28 12:43:26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76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发展,其价值取向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2.“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够阻断代际传递,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人口功能

  3.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儿童有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 )。

  A.遗传素质 B.学习训练

  C.指导学习 D.成熟程度

  4.三(2)班的一些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对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加强学生( )。

  A.情绪情感的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的教育 D.思维品质的培养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

  ①学会生存 ②学会认知

  ③学会做事 ④学会创造

  ⑤学会共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6.班主任的影响除表现职权影响力外,更重要的表现力为(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人格影响力 D.知识影响力

  7.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一种保健方法,包括( )。

  ①挤按睛明穴 ②按揉四白穴 ③按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

  ④按揉涌泉穴 ⑤按揉风池穴 ⑥闭目干洗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8.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讲授一边板书,同时留意学生反应。这种品质属于( )。

  A.注意广度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稳定性

  9.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泛化 B.强化

  C.分化 D.消退

  10.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往往会参与其中。这种行为是( )。

  A.服从 B.模仿

  C.从众 D.顺从

  11.小勇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

  A.内部、稳定归因 B.外部、稳定归因

  C.内部、不稳定归因 D.外部、不稳定归因

  1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

  A.全体学生 B.有行为障碍学生

  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 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13.因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而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开拓者”的学者是( )。

  A.杜威 B.博比特

  C.查特斯 D.泰勒

  14.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 )。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D.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

  15.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6.赵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17.下列中国古代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温故而知新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不陵节而施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18.某小学有计划地将当地民谣融入语文课程。这属于( )。

  A.国家课程校本化 B.校本课程开发

  C.国家课程地方化 D.地方课程开发

  19.集体备课时,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如存在意见分歧,应首先遵从( )。

  A.教材编排 B.课程标准

  C.名师经验 D.教学指导

  20.作为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主要局限在于( )。

  A.难以呈现系统科学知识 B.难以控制教学时间

  C.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22.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3.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州先后颁布相关政令,对学生违纪行为明确处罚原则,如对学生的惩戒分为9个层次,包括训示、学业制裁、短期停学、惩戒性转学等。

  教育惩戒是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敏感区,面对学生违纪行为,惩戒与否,如何惩戒,因惩戒不当带来的后果,都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因而,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敢采用教育惩戒,唯恐由此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2020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为实施教育惩戒提供了依据。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认识。(10分)

  (2)阐述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10分)

25.材料:

  陈老师和王老师在各自班上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孙悟空,有的同学说喜欢唐僧……出乎意料的是,两个班里都有学生说喜欢白骨精,理由是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但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却不同。陈老师的回应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王老师则反问那个学生:“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回答道:“坏事。”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做坏事儿,你也喜欢她吗?”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问题:

  (1)对两位老师不同的解答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谈谈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12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应重点从哪方面着手?(9分)

  (2)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确定教学重难点。(9分)

  (3)谈谈你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诗句的理解,并设计该诗句的教学过程。(22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课标,简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课堂与课后作业的类型及其基本操作方式。(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读后说或者读后写”的语言操练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唱好歌曲”(在学生音准、节奏、词曲结合基本无误的基础上,依据作品特点,合理进行歌曲处理)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立,两臂屈肘,两手持球于头后;上体稍后仰,重心落在后腿上,呈反弓;然后两腿用力蹬地、收腹、挥臂、甩腕,将球从头后向前上方掷出。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先秦时期青铜器按用途划分主要有哪些?青铜器发展鼎盛时期在造型、纹样上的特点主要有哪些?(10分)

  (2)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青铜器艺术赏析”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个人本位论从个体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联系题干,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力量和才能,这属于个人本位论。故选A。

  2.B【解析】根据“教育扶贫”可知,教育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故选B。

  3.D【解析】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故选D。

  4.B【解析】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各因素的总和,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联系题干,一些学生遇到困难望而却步,在活动中叫苦叫累,这说明他们意志的坚韧性不足。故选B。

  5.B【解析】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排除④学会创造。故选B。

  6.C【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尤其是在实现班级目标上,显得非常重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构成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由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构成的人格影响力。故选C。

  7.B【解析】涌泉穴在脚心,排除④。故选B。

  旧版眼保健操:第一节,揉天应穴(攒竹下三分);第二节,挤按睛明穴;第三节,按揉四白穴;第四节,按太阳穴、轮刮眼眶。

  新版眼保健操:第一节,按揉耳垂眼穴,脚趾抓地;第二节,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第三节,按揉四白穴;第四节,按揉风池穴;第五节,按头部督脉穴。

  8.C【解析】注意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联系题干,老师一边讲授一边板书,同时注意学生反应,体现了老师的注意分配。故选C。

  9.A【解析】刺激泛化指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联系题干,小军因为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连她的课和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喜欢,这是泛化的体现。故选A。

  10.C【解析】从众是指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联系题干,许多人起哄,平时文静的学生也会参与其中,这是从众的表现。故选C。

  11.A【解析】小勇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这是归因于能力不足,即内部、稳定归因。故选A。

  12.A【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故选A。

  13.B【解析】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成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学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故选B。

  14.C【解析】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有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心理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其中,逻辑顺序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故选C。

  15.C【解析】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不仅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效果进行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目的是强调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联系题干,老师通过建立档案袋来记录学生的学习成就、进步信息的表现、作品以及其他资料。这种评价不仅反映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能反映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过程性评价。故选C。

  16.B【解析】直观的形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其中模象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电影等),形成感知表象。联系题干,赵老师播放大雪的视频,这是一种模象直观。故选B。

  17.C【解析】不陵节而施,意思是不能超过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故选C。

  A项,“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B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D项,“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孔子的教学纲领,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

  18.A【解析】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对国家课程在学校层面上的“再加工”,有学者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界定为: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和创造性实践。联系题干,某小学将地方民谣融入国家课程语文课之中,体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故选A。

  19.B【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上存在分歧时,首先要遵从课程标准。故选B。

  20.D【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能在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利于控制教学时间,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因材施教。故选D。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1)掌握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的思想。

  (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4)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22.【参考答案】

  (1)增加成功经验。

  (2)获得替代性经验。

  (3)获取社会支持。

  言语评价(鼓励)、说服、引导等。

  (4)形成良好的归因风格。

  23.【参考答案】

  一般来说,教育叙事研究的步骤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

  (2)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

  (3)整理分析故事,提供意义诠释。

  (4)确定个体故事包含的主题或类属。

  (5)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

  (1)对惩戒作为教育手段的认识:

  第一,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在于育人,运用惩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材料中,美国明确的9个惩戒层次:训示、学业制裁等都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受到教育。《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惩戒手段的适用范围、实施规则等,为教师使用惩戒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达到育人的目的提供了依据。

  第二,教育惩戒要做到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需要教育惩戒的时候要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材料中,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敢采用教育惩戒,唯恐由此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因此,教师要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为依据,在教育惩戒上与家长多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发挥教育惩戒的作用。

  第三,教育惩戒手段的使用要做到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运用惩戒手段要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材料中,《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教师在具体实施中要以此为依据,惩戒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

  【谈对惩戒手段的认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

  第一,坚持惩戒的教育性。惩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育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由于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实施教育惩戒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犯错心理,根据学生的年龄、问题行为,采用不同的惩戒方式、程度。对于积极纠正错误的学生给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真正做到惩戒的教育性。

  第二,坚持及时惩戒与适度惩戒。及时惩戒能使学生在不良行为后第一时间及时反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适度惩戒是指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对于全体小学生可以适用一般教育惩戒和较重教育惩戒,严重教育惩戒只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总之要在合适时机进行适度惩戒。

  第三,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使用教育惩戒要多跟家长沟通交流,老师和家长拧成一股绳,站在统一战线上,本着把孩子培养得更加优秀的目的,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教育惩戒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惩戒要合理合法;惩戒要因材施教;惩戒要尊重学生人格等也可得分。】

  25.【参考答案】

  (1)陈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但是如果能结合知识再进行德育会更好。王老师注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但是完全否定学生的想法,做法不妥当。

  第一,陈老师的做法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要求发扬教学民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材料中,面对出乎意料的答案,陈老师承认了学生的不同见解,这是教学民主的体现。而王老师否认了学生不同的答案,违背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第二,陈老师的做法不符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材料中,学生回答喜欢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陈老师评价其想法独特、有创意,但是没结合知识进行善恶价值观的引导。而王老师注重了德育,引导学生认识到白骨精坚持不懈做坏事,是不可取的。

  第三,陈老师的做法符合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预设是指原来的备课计划;生成性指师生互动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材料中,面对意想不到的答案,陈老师打破预设,但是王老师一味盯着原来的备课答案,没有根据新情况灵活调整。

  第四,陈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下的评价观,即鼓励性发展性评价。材料中,陈老师说“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这种评价符合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感想敢问的精神。而王老师的反问,会使学生产生我回答错了的感觉,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另外从学生观、教师观、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创新能力也可得分。】

  (2)课堂教学评价功能:

  第一,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作用。材料中,王老师的评价,从善恶出发,引导学生体会了白骨精的恶,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第二,调控功能。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反馈,这种信息为学生调整后续的学习提供了依据。材料中,陈老师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独特想法,王老师的评价会使学生不敢大胆想象,不利于培养独特创新的想法。

  第三,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材料中,陈老师对学生“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

  第四,诊断功能。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现状进行严谨的科学诊断,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被评价者的实际教学水平,根据评价结论还可以区别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判断被评价者是否达到以及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学要求。材料中,王老师通过教学评价,诊断学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偏差,并能够及时引导纠正,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重视朗读指导教学。诗歌具有节奏美和韵律美,语文教学要通过读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诗歌语言凝练,蕴含作者的感情,要通过朗读体会诗歌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学会用适当的节奏、语气语调朗读体现出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第二,重视阅读理解。在读好节奏、韵律之后,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第三,体会诗歌情感是小学生的难点,教师要结合文意、时代背景,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万水千山”等关键词语的含义,感受这些关键词句在诗句中含有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3)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江水湍急,拍打着两岸高耸的山崖激起浪花,给人温暖的感觉,这其实是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阵阵寒意,这是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战斗的惊险。“云崖暖”“铁索寒”这一对比既写出了红军渡过金沙江的喜悦心情,又写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体现红军的英勇与乐观。

教学过程

  1.再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思考描写了哪些场景。

  预设:水流湍急的金沙江,高耸入云的山崖,江水拍打悬崖的浪花,大渡桥的铁索。

  2.出示红军长征关于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片段。

  3.欣赏完视频片段,哪两个字写出来了红军战士的感受?

  预设:暖、寒。

  3.同桌讨论这两个词语表达的意思。

  预设:“暖”第一层意思是写江水拍打悬崖激起的浪花,水雾蒸腾的样子;第二层意思是战士们渡过金沙江的喜悦之情,表现出红军高呼胜利的热烈情景。

  预设:“寒”给人毛骨悚然的感觉,13根铁索横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之上,惊险的铁索桥令人心惊胆寒,但战士们能够飞夺泸定桥,体现出战斗的激烈、惊心动魄,写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4.一暖一寒用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预设:暖-寒这一对反义词能写出红军不怕困难的英勇精神。

  5.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

  预设: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江水湍急,拍打着两岸高耸的山崖激起浪花,给人温暖的感觉,这其实是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阵阵寒意,这是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战斗的惊险。

  6.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这两句诗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勇顽强的英雄事迹,表达诗人乐观豪迈情感。

  27.【参考答案】

  (1)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基本要求

  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第二,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教学生去感悟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第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第六,合理把握“综合实践”的实施等。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两点间距离的概念,理解三角形边长关系的探究过程,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并学会应用。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动手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等,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探索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

  (3)新授环节

  一、创设情境,进行猜想

  1.出示情境图

  师: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线路,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经过邮局;第二条直接从家到学校;第三条经过商店。我一般走中间这条路,从家直接到学校这条路最近。

  师总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2.再观察图片,思考: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小明家-邮局-学校,可以构成什么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三角形。小明家-商店-学校和小明家-邮局-学校这两条路线可以看作三角形的两条边,两条边的和大于小明家直接到学校的距离。

  3.猜想问题

  从图中可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那么是否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呢?

  【设计理由】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能自然地引入本节课题。设置猜想思考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动手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步骤:

  第一步:同学们动手剪出4组长度的纸片:(1)6、7、8;(2)4、5、9;(3)3、6、10;(4)8、11、11。

  第二步: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观察一下特点,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第一组纸片可以围成三角形;第二组纸片不能围成三角形。

  预设2:第三组不能围成三角形,第四组能围成三角形。

  2.思考探索

  为什么第一、第四组能成为三角形,其他不能呢?根据上述操作,计算每组的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同桌两人分别动手计算操作。

  预设:第一组和第四组中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第一组和第三组不是。

  第一组和第四组纸片围成的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归纳总结

  回顾本节课重点,知道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三点之间组成的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理由】通过动手操作,能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动手操作,懂得只有当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构成三角形。

  28.【参考答案】

  (1)①课堂作业即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内时间完成的各种作业。

  课堂作业的类型:按作业形式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操作作业等;按学生完成作业程度有独立作业、教师指导作业;按做作业组织形式有个人作业、小组作业等。

  课堂作业的操作方式:在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即可发布课堂作业的类型,阐述操作要求、时间限制、注意事项等内容,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对应的课堂作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必要时给学生提供提示和帮助。到达规定时间,教师即可检查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并给予学生对应的反馈评价即修改建议。

  ②课后作业是在上课以外的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

  课后作业的类型:按作业形式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按作业内容可分为课时作业、课本剧表演作业、问卷调查作业、采访型作业、实践操作型作业等。

  课后作业的操作方式:在整个课堂环节结束后,教师即可发布课后作业的类型,阐述操作的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学生按照要求在课后完成对应的课后作业,下一节课教师可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并给予学生对应的反馈评价即修改建议。

  (2)教学目标

  Knowledge aims:

  Students are able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new words: tall, short, long hair, round face, and the sentence pattern she has…, she is…, she like’s…

  Students are able to know how to describe a person, including his or her appearance, personality.

  Ability aim: students are able to describe “what are their teacher like” using the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 they’ve learnt.

  Emotional aims: students will like their teachers and be willing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teacher.

  (3)读后写活动

  Activity 1 Guessing game

  Guess “who is he/she?”

  Teacher describes one of their teachers’ characters and let the students guess “who is she/he?”

  T: He is tall and thin. He has black and short hair and big eyes. He likes sing. Who is he?

  Ss: He is Mr. Li, our math teacher.

  Then let one student describes his teachers, and others guess.

  【设计理由】猜谜语的方式能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将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操练,帮助学生识记知识。

  Activity 2 My favorite teacher

  T: Class, we know Nancy’s and Jane’s teachers. How about yours?

  Students work in pairs to finish the survey task “My favorite teacher”,and write down the main characters of face, nose, hair and eyes.

  Then try to write a letter to your best friend to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teacher. You should use the knowledge “she/he has…, she is…, she likes…”

  【设计理由】小组完成“喜欢的老师”调查并理清其特点,为写信做好准备。学生独立尝试写信,巩固阅读所学。

  Activity 3 Modify your letter

  Choose some student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their result in the font of the class. Teacher and the class find the wrong places including words, letter format,then modify the letter.

  【设计理由】展示学生的书信,师生共同找出错误之处,并共同修改,能帮助学生掌握写信的正确格式。

  29.【参考答案】

  (1)歌曲特点

  《牧羊女》是一首捷克民歌,歌曲采用C自然大调、3/4拍,是一首独唱歌曲。音乐情绪活泼欢快,表达了牧羊姑娘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节奏上:八分音符及四分音符的节奏贯穿歌曲始终,舒展的节奏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

  歌词上: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旋律上:歌曲以二度级进以及三度小跳为主,以大波浪缓缓起伏地展现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的同音反复,好似在蹦跳着哼着小曲调。

  (2)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牧羊女》,学生能够体会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视听结合、模唱等方式,学生能进一步提升音乐表现力。

  ③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三拍子的律动以及上行分解和弦的准确演唱,能够完整演唱《牧羊女》。

  (3)“唱好歌曲”环节

  环节一:初听感受

  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的直观感受。

  预设:歌曲欢快、跳跃。(教师鼓励评价)

  环节二:解决难点,唱好歌曲

  教师弹唱歌曲,学生视唱歌曲乐谱,思考:这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该如何表现?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补充整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休止符 0和0

  同桌两人一组,用轻拍同桌肩膀的方式体会休止符的作用,注意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区别。

  2.力度变化

  (1)聆听歌曲,同学们结合自然的身体律动双手上扬,感受上行分解和弦演唱时渐强的特点,并标记渐强记号“

  ”。

  (2)学生自主发现力度记号“p”,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悄悄话”的小游戏,体会p(弱)力度的演唱特点,自主练习。

  (3)演唱形式

  领唱+伴唱,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羊群的叫声,在(歌词中)“咩咩咩咩”的乐句处理进行p力度伴唱。

  环节三:歌曲展示

  在充分的力度和律动练习基础上,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一定的舞蹈动作上台展示歌曲,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设计理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应当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及“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在以上音乐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旋律中的力度变化和律动特点,并针对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音乐感知、体会、实践。这样的教学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完成本节课内容。

  30.【参考答案】

  (1)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持球后引,呈反弓,蹬地、收腹、挥臂。

  教学难点:出手时机,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能够投掷6米以上的距离。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提高力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培养体育学习兴趣,养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一:只用两手臂掷球,而用不上全身力量。

  纠正方法:讲清动作方法,学生多做徒手模仿练习或持轻物的练习,加深体会自下而上地蹬地、收腹、甩臂的用力顺序。

  理由:学生刚开始练习,对技术动作各环节了解不够清晰,通过老师的细致讲解及徒手模仿或持轻物降低难度的练习,帮助学生体会整个技术动作,从而达到投掷时全身协调发力的目的。

  易犯错误二:球未掷出双脚起跳。

  纠正方法:徒手练习先用力蹬地,然后收腹、上体向前压送,最后挥臂,让学生体会用力顺序和力的传递;加强学练提示,掷球时身体要放松,为保持身体平衡,后脚蹬地后随身体重心前移,可向前迈一步。

  理由:双脚跳起会导致投掷出手发力顺序错误,从而影响投掷的远度,因此通过徒手的发力顺序练习以及发力后的向前随前迈步练习帮助学生解决投掷前双脚起跳的错误动作,投掷更远的距离。

  易犯错误三:投掷过高或过低。

  纠正方法:在投掷方向一定距离处设置适当高度的横绳或横杆。

  理由:学生不清楚影响投掷远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所以可以通过设置一定高度的横绳、横杆帮助学生体会、分析投掷时器材出手角度对投掷远度的影响,让学生有意识地控制出手角度,从而纠正掷球过高或过低的错误动作。

  31.【参考答案】

  (1)我国先秦时期青铜器按用途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夏商周时代,有青铜时代之称。

  商代是青铜器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商代的青铜器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造型多为鼎、尊,如《司母戊方鼎》《龙虎纹尊》《四羊方尊》。流行饕餮纹(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凤纹等动物纹样。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酒器稍减,食器增加,铭文加长。西周青铜器造型庄重为主,纹饰清新简约,流行窃曲纹,代表作品陕西扶风出土的《毛公鼎》,有大篇铭文出现,以及《虢季子白盘》等。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出现了失蜡法等工艺,造型奇巧富丽,纹饰繁密剔透,流行蟠虺纹,代表器物《莲鹤方壶》。

  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形制精致灵巧,纹饰流行生活气息的狩猎、采桑、宴乐、攻战等纹样,并运用了鎏金、嵌错、镂刻、金银错等工艺。代表青铜器《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青铜器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等方面的特点,掌握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青铜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审美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新授教学活动

  环节一:初步感知

  1.教师展示一件青铜器,学生观察青铜器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青铜”,请学生在书本中寻找答案。

  总结:青铜是铜的合金,在烧制后成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2.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触摸感受青铜器

  教师提出问题:“青铜器给你什么感受?”(冰冰的、硬硬的)

  3.师生观看一段有关青铜器用途的影片,了解更多关于青铜器的知识

  明确:青铜器的用途可以概括为:生产礼器、乐器、兵器等。

  教师出示各种青铜器图片,详细进行欣赏讲解。

  【设计理由】通过展示一件青铜器作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影片的赏析带领学生初步了解青铜器艺术的知识点。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深入理解

  学生自读文章,总结出欣赏青铜器的三个角度:造型、纹样、文字。

  1.造型欣赏

  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第一组青铜器图片,重点赏析长信宫灯和铜奔马。

  宫灯不仅体现了高深的艺术造诣,更将实用功能、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和优美的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高超的合金冶炼技术,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灯”。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引导学生根据资料赏析铜奔马: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它昂头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蹄踏一飞鸟,艺术造型优美,合乎力学平衡原理,给人以“腾云凌雾,一跃千里”之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教师总结:青铜器的美体现在它的造型上。

  2.纹样欣赏

  多媒体展示并放大教材第二组图片,有四羊方尊、莲鹤方壶、宴乐攻战纹壶等。

  同学们欣赏青铜器上的饰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通过观察得出:三件青铜器不仅造型美观,纹饰也非常漂亮,初步了解几种青铜器常见纹饰:饕餮纹、凤鸟纹、兽面纹、龙纹等。

  教师总结:从纹样角度看,这是一种动物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3.文字欣赏

  多媒体展示并放大教材第三组图片,利簋和放大的利簋铭文。

  上面记录了周武王灭商的历史事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青铜器上常刻有文字即铜器铭文,铭文又称金文或钟鼎文,它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设计理由】从造型、纹样和文字三个方面进行赏析,使学生对青铜器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中国青铜器艺术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_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代码

【导读】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与考试流程全方位解析,这篇文章是小编收集整理出来给初次参加或者不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新人们

08-18

幼师可以考小学教师资格证吗_大专幼师可以考小学教师资格证吗

日前教育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除了明确中小学教师是国家

08-18

河南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_河南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子日: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08-18

湘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_湘潭市教师资格证认定官网

各单位注册结果资料。日前,湘潭市圆满完成了2020年中小学生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与往年相比,此次注册人数迎来高峰期,一共有11311

08-18

小学教师资格证试讲面试真题_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真题

1、试讲真题:《插入表格》1题目:插入表格2.内容:使用表格可以简捷、直观地展示文档内容,使分类更加清晰,也会方便读者对文档内容的理

08-18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轴对称视频_小学教资面试轴对称图形

今天是2021年12月2日,20211202,正着读反着读都一样,一个完全对称的日子。(下一个对称日得等到2030.03.02啦)对称之美,可能是中国人最崇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