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证书考试>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正文

山香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_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用书

更新时间:2021-12-06 21:13:04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86

  第一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P13

  (一)教育的概述

  (二)教育的基本形态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生活性、感染性、针对性、终身性等特点。

  2.学校教育

  教育职能的专门性、教育组织的严密性、教育作用的全面性、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手段

  的有效性和教育形式的稳定性。

  3.社会教育

  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等特点。

  (三)教育的属性

  1. 本质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

  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

  (五)教育的功能

  (六)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起源于本能

  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产生

  教育产生的原因: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

  2.原始社会的教育

  3.古代社会的教育

  (1)学校的产生

  社会生产水平,物质基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提供了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文字的创造;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机构来培养维护自己统治的人

  (2)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夏代: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

  西周: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六艺→奴隶社会教育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稷下学宫(学术自由)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科举制

  宋:四书五经、书院盛行

  清:1905 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3)外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古代印度:以僧为师(佛教和婆罗门教)

  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代希腊:雅典:政治家、商人;斯巴达:军人

  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七艺;骑士教育:七技;

  4.近代社会的教育

  5.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孔子的教育思想

  ②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③ 论教育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④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一,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第二,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第二,因材施教。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第三,学、思、行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四,温故知新。

  (6)《学记》 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尊师重道:教师观(师严然后而道尊)

  藏息相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豫时孙摩:预防、及时、循序、观摩

  启发诱导

  (故君子之交,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教师长时等七夕”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2.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教育观点

  (1)思想上:“泛智”教育,即普及教育,

  “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

  (2)制度上: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5. 卢梭

  ①《爱弥儿》

  ②“性善论”“归于自然”→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

  6. 洛克 洛克白板画绅士

  ①《教育漫话》

  ②“白板说”

  ③“绅士教育”

  7.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③ 教育原则: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④ 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旧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中心(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8. 杜威 “三即两学五目的”

  ① 新三中心:“儿童(学生)”“活动”“经验”

  ②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

  ③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

  ④从做中学;思维五步法

  (三)20 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四)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1. 蔡元培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毛泽东

  ① 我国最早提出“美育”一词

  ② 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5. 陶行知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

  评价: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

  “万世师表”——宋庆龄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被社会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领、教、目、容、体、革

  生产力:专、规、内、结

  文化:观、方、程、值、内、目

  教育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人才+思想+民主化

  文化功能:两传、两造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三有教师去控制协调

  ③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顺序性

  概念: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

  过程。

  关键词:从…到…;由…到…;先…后…;过渡

  要求:循序渐进;不可陵节而施、拔苗助长

  2. 阶段性

  概念: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

  展任务。

  关键词: 年龄+特征

  要求: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不搞“一刀切”和“一锅煮”,注意各阶段

  的衔接和过渡。

  3. 不平衡性(不均衡性)

  概念:个体身心发展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以及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不平衡。

  关键词:年龄+水平

  要求:抓住关键期、最佳期、敏感期,视时而教、及时施教

  4. 互补性

  概念: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形式:生理和生理之间;生理和心理之间。

  要求:树立信心,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 个别差异性

  差异性表现:

  (1)不同个体,同一方面;

  (2)不同个体,不同方面;

  (3)不同个体的个性心理倾向性不同;

  (4)群体间存在差异(男女性别的差异)。

  要求:因材施教,弹性教学制度,组织兴趣小组

  五、教育目的 P37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三)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理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人+理想+理论”

  (五)我国的教育目的

  六、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制的影响因素

  (二)学制的影响因素 20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社会+人+学制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 双轨学制

  代表国家:欧洲,英国

  特点:一轨是学术教育(特权阶层)一轨是职业教育(劳动人民)

  2. 单轨学制

  代表国家:美国

  特点:从小学直至大学,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

  3. 分支型学制(“Y”型学制)

  代表国家:苏联、中国

  特点: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学术性保持较高的水平

  (四)我国学制的发展

  七、义务教育制度 P43/48

  (一)义务教育的概念

  (二)义务教育的特点

  (二)义务教育特点

  (1)强制性(义务性):必须 —— 最本质特征

  (2)普及性(普遍性、统一性):所有 —— 基本性质

  (3)免费性(免费性):免收学费、杂费

  (4)公共性(国民性):教育资源社会共有

  (三)义务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的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特点 全面启动除异味

  1. 启蒙性 2. 基础性 3. 义务性 4. 全民性 5. 全面性 6. 活动性 7. 趣味性

  第三节 课程

  一、课程概述 P50/51

  (一)课程的内涵

  (二)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类型

  根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1. 学科课程(间接经验)

  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类型。

  它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价值:传承人类文明

  2.活动课程(直接经验)

  经验课程,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

  代表人物:杜威

  内容:兴趣、动机、经验

  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

  1. 显性课程(公开课程)

  是指在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主要特征、主要标志:计划性

  2. 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

  是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等内容和文化影响;

  表现形式:

  (1)观念性隐形课程,如校风、学风、价值观、思想

  (2)物质性隐形课程,如学校建筑、教室设计、环境

  (3)制度性隐形课程,如管理体制、组织结构

  (4)心理性隐形课程,如人际关系状况、心态、行为方式

  三、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以学科为中心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经验课程)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围绕社会问题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四、课程目标与结构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内涵

  2.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

  3.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

  4.三维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结构

  五、课程内容 P57/56

  (一)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

  1.社会因素

  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3.科学文化知识

  (二)课程内容得组织形式

  (三)课程内容得文本表现形式

  1. 课程计划

  概念:是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

  指导性文件。

  基本内容:

  (1)教学科目设置(课程设置)中心和首要问题

  (2)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

  (3)课时分配(教学时数)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 课程标准

  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

  的分学科展开。

  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

  本要求

  作用: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3. 教材

  (1)教材的概念

  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3)教材编写的原则和要求 20

  ①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②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③ 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六、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二)课程资源的类型

  七、课程开发

  (一)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

  八、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二)课程评价

  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二)新课程改革的基础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习结平管内能”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四)教育观念的改革

  1.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第一,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可能性)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可塑性)

  第四,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

  2. 教学观

  3. 教师观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強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4.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学生自主不受他人支配

  探究学习

  以问题为依托,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

山香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_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代码

【导读】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与考试流程全方位解析,这篇文章是小编收集整理出来给初次参加或者不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新人们

08-18

幼师可以考小学教师资格证吗_大专幼师可以考小学教师资格证吗

日前教育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除了明确中小学教师是国家

08-18

河南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_河南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子日: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08-18

湘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_湘潭市教师资格证认定官网

各单位注册结果资料。日前,湘潭市圆满完成了2020年中小学生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与往年相比,此次注册人数迎来高峰期,一共有11311

08-18

小学教师资格证试讲面试真题_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真题

1、试讲真题:《插入表格》1题目:插入表格2.内容:使用表格可以简捷、直观地展示文档内容,使分类更加清晰,也会方便读者对文档内容的理

08-18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轴对称视频_小学教资面试轴对称图形

今天是2021年12月2日,20211202,正着读反着读都一样,一个完全对称的日子。(下一个对称日得等到2030.03.02啦)对称之美,可能是中国人最崇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