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自学考试>自考资讯>正文

河源卫校大专自考分数_河源自考大专学校

更新时间:2023-02-11 19:58:21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99

王元生:民间诗社的创办人(纪实文学)

  田丰/文

河源卫校大专自考分数

  我与王元生不是很熟悉,只是在前不久见过两次面。东明诗界的几位老友一直在向我推荐给他写点东西。

  王元生个头不高,一副乡间中年人的装束,说起话来慢声细语。听闻介绍,我忽然想起来了,原来他就是东明县菜园集镇东台寺村《东风诗词》的创办人啊。

  提起《东风诗词》,我有些印象,那是2006年刚刚创办第一期的时候,几位文友向我介绍了这个民间的小刊物,犹如我们几个人当年创办《福河源文学报》一样,对于这样的刊物,办起来并延续下去是很难的。到2012年第6期时,文友一再要求我拿几篇作品出来,其实我是不写诗词的,只好给了友人几篇自己写的散文诗,不想他们居然给用了。于是,我记住了这本刊物。

  冬至那天,我们又在渔沃学校附近的一个小茶社里见了面。我们的话题是从《东风诗词》开始聊的。这些年以来,2006年11月《东风诗词》第一期开始,到现在的第9期,加上《东风诗词选粹》共计10期,印刷53000余册,发行量之大,在全县及其周边县区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行医路上四十载

  翻开王元生的简历,非常简单。王元生,1957年生,中专文化,主管药师,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东明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南华诗韵》副主编。2006年在家乡发起创建“东风诗社”并主编社刊《东风诗词》,作品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多有发表,2014年11月参加“第六届华鼎奖全国中华诗词大赛”征文比赛荣获“金奖”。

  他是主管药师,这是我之前所不知道的事情。王元生是中医世家,父亲王裕堂老先生从医70多年,活到98岁,健在时的一系列养生经很是让民众受用,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老寿星。老父亲的一生中每天能坚持锻炼身体,步履矫健,嘴里时常念叨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少盐多醋,少肉多素,管住嘴,迈开腿。”

  受家庭的熏陶,王元生从小就对医学知识有独特的偏爱,特别是十年浩劫期间唯有他家的医学书籍没有被抄走,这正解决了他没书可读的愁。在上班前就背熟了《汤头歌》《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通读了《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卫生知识》等知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接了父亲的班,在乡镇卫生院上班。刚开始就是学习抓药,业余时间刻苦又自学《伤寒论》《中医外科》《中医针灸学》等医学书籍,后来又去菏泽卫校上了两年学,这才真正地走向了从医的道路。在卫生院里,他啥都干过,抓药、坐诊、化验、打针等,基本上属于一个“全科医生”。2004年,因身患肠瘤已行大肠全切术,等病好后开始走向行政管理,当过办公室主任、出纳、中司药、西司药、防疫等,一直到2011年退休。

  1986年春,王元生刚进牡丹区高庄镇卫生院中药房不久。周日的一天下午,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来窗口拿药,口袋里又掏不出钱来。同事小声对他说,老太太是抗日战争时期创建南华县委抗日游击队的功臣,每次拿药都不给钱。王元生在看书时知道,1943年我党在南华县组建县委、县政府、抗日根据地,就在高庄镇政府南5公里处,村名叫圈头的一个地方。王元生随即给她把药拿好,亲自把她送到医院门外边托付给他人才回来。到发工资时,王元生被扣半个月的工资,当时一月工资不到四十元。

  1996年的夏天,王元生调到牡丹区李庄乡卫生院。这是个新建的卫生院,筹备人员只有四人,医药都还没进足,特别是中药才购进几十样,资金、设备及医务人员都不齐备。一天下午,一对骨瘦如材的老两口,年龄大约七十多岁,见到王元生问道:医生,她的病你能治不?王元生一看老太太一只胳膊不停的摆动,本来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回绝,由于职业的本能,他没那样做。因为平日里好看书单位的人是都知道的。最近他才看了一本《本草从新》药书,里边叙述的与这个老太太症状十分相似,这样的病很少见,也听他老父亲说过这病情,除了睡觉方可停止摆动,一旦醒来恢复如初。当时王元生没在意,突然想起,有种想试治的冲动。他先问了问情况,老汉说:实不相瞒,正如医生你说的那样,看来老伴的病你能治好。我是东边一里远那个村的,老婆得病好几天了,前几天去别的医院,医生说没见过这病没把握治好,给开了几包西药片,喝完了也不见好转,我们也没有钱,也走不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病,有人说咱这里才建了医院,看有高手医生能给治好不?王元生预先给老两口说明,没把握治好,若治好你再付钱。老两口点点头。王元生自费取了药,交待他们怎么服法。很多天以后,王元生渐渐地把这件事给忘了。一天,老两口手里拿着20多个鸡蛋来了,对王元生说:“吃了你的三付药好了,我们没钱还你,没脸见你。我们别无他法,没儿没女,也没其他收入。等了这么多天,鸡下的蛋都拿来了,一是当药钱,二是感谢你。”说完还竖起了大母指。王元生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心意,坚决不要鸡蛋。老两口千恩万谢,一个劲地鞠躬。

  1997年麦收期间,王元生和一位同事在值班。一天下午,从卫生院北边的刘庄村跑过来几个妇女,慌里慌张地拉来一位服农药自杀的40余岁的妇女,王元生一看,服毒妇女右腿还装着假肢,赶快问明情况,迅速制定治疗方案,紧急施救。服毒妇女洗胃时极不配合,几个妇女齐用力方才按住她,服毒妇女说:医生别费心了,我喝的太多了,你们治不好,也没人给钱。王元生说:那也得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抢救和一夜的治疗,服毒妇女终于转危为安,又经过一周的巩固治疗得以康复。正如那服毒妇女所说的,出院后服毒妇女一直没付钱,王元生只好承担了这次近千元的费用。原来服毒妇女的丈夫有精神病,两口子经常吵架,家中能值钱的东西都卖了用于看病。时间过去二年多,服毒妇女才将欠医院的钱还上。

  从医以来,王元生先后在《中医外治》《中国预防医学》《河南中医》《四川中医》《广东中医》等专业杂志上发表验方、理论文章十多篇。在单位,他业余时间给报社、给电台,写过小稿件,也发表了不少。

  王元生从小就对诗词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来,老而弥笃,每当看到或听到一首好的诗词,不但脑录手抄,而且反复吟咏,真是其乐陶陶。“在浩瀚如海的医学领域里,我只能算是个半瓶子醋。”王元生说。在卫生院的这些年,王元生没有忘记写作,写出了很多作品在报刊上发表,诸如《无法退还的红包》《“麻袋哥”减肥》《救场》《上任村主任的第一桶金》《“心病”》《庸牙医清早开市 彪形汉饥饿卖牙》《真假院长》《“苦瓜”升级》《一刀醒》等。

河源卫校大专自考分数

东风诗社的创办

  2004年底,王元生做完手术在家休养期间。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由此,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民无不欢欣鼓舞。王元生的家乡东台寺村的诗词爱好者们更是慷慨激昂,赞叹不已。2006年的一天,王元生和几位东台寺村内的诗词爱好者闲聊时,诗兴大发,灵感骤来,大家各自口占了几首时代赞歌,后来经过修改,感觉有点诗味儿。他提议何不成立个诗社,再出本集子,增强交流,当时大家一致赞同。但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总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正要准备运作时,有人提出结集出版诗集所面临的资金和编辑问题,资金从何而来?又去哪里印刷?大家大都不会打电脑,怎么个编辑成册?再就是大伙的作品内容涉及各个方面,虽说言论自由,但怎么去把文字关、技术关、和政治关?会不会招来麻烦?思来想去,大家一度陷入思考。

  诗友们是因为爱好才走到了一起。经过反复讨论,最后确定迎难而上,就这样东风诗社诞生了。开始创办编辑《东风诗词》,由王元生任社长兼主编,薄慕周、穆江顺、袁东起、杨思民等分别任副社长及编委的班子,正式投入工作。编印诗集,谈何容易?仅凭几个诗词爱好者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再说,写的诗词质量如何,能上得了台面吗?他们又陷入了沉思。

  他们去拜访一些诗词写作方面的行家,请求人家给予修改和指导。王元生和诗友们一起踏上了筹稿路,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雪雨,说走就走,有时天孬路滑,就选择步行到周边村镇拜访诗词爱好者、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同学等,有时候骑上自行车、摩托车或打电话约访有写作经验的行家、有识之士。后来得到了老教师薄基俊的指教,他们聆听了关于写诗、出书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特别是向他们推荐了诗词大家薄慕周,才使得东风诗社如虎添翼。

  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诗稿筹集终于完成,接着又投入了紧张地整理修改编排工作,其间得到了山东大学研究生孔德龙、时任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所长王元英的大力支持,并为诗集欣然写序。特别是王元英表示承担这一期的出版印刷费用。2006年11月,《东风诗词》创刊号终于面世了。

  从东风诗社平台的创立到《东风诗词》发行,不但在菜园集镇周边区域引起很大反响,收到良好社会效果,也引起了县、乡有关领导的重视,称这一民间诗社,是全县甚至全市、全省唯一的农民自发创立的民间文化团体,值得发扬光大。有了上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大家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比以往更加坚定了信心,决心把诗词写好,刊物办好,平台搭好,即陶冶了性情,又传承了经典。就这样,大伙儿分工负责又碰头定盘,怎么也要把诗社创建好,诗刊创办好。为了不辜负领导和诗友们的热切期望,经过商讨,最后决定,排除一切艰难,联系更多的诗词爱好者,增进交流,力争诗词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原则上每年出版一期,但是继续办下去,不能光靠几个人筹集款项吧,至于费用,王元生当场表态出一大部分,剩余的各位随意出,薄慕周得知后,同意出另一半儿。我问他,“你为了《东风诗词》,先后垫资有多少?”王元生沉思了一会儿,“前后有一万多吧。”

  在出版了第一期之后,王元生就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诗词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领域是个神圣的领域,诗词写作更是高雅艺术,作品质量上必须严格要求,尽管大家都还不够成熟,但有信心有勇气,锐意进取,为了让诗词更趋规范,从编辑出版第3期后,努力查找不足,比如平仄、对仗、韵律、立意等方面的要求。不懂就问,诗友间相互学习切磋,为了把诗词写好,编辑好,王元生买来关于古典诗词写作方面的工具书,利用电脑查询、走出去向诗词名家请教,把诗词高手请进来讲课等。通过不断地学习探讨,大部分诗友先后掌握了韵律、平仄等知识。

  副主编穆江顺利用到北京开会学习的机会,专门拜访了时任《中华诗词》编辑的赵京战先生,当他把《东风诗词》呈上去,赵京战先生看后肯定了两点,一是诗立意好,二是诗味浓。同时也提出了不同意见。副社长、副主编薄慕周2015年利用去济南参加诗词交流大会,将《东风诗词》带到现场,让知名专家、学者、诗词大家和领导们给予指导。会上一位专家看后这样说:“一个自发的民间文化团体,能得到地方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已经很不错了。”称赞菜园集镇书记镇长有远见,从而扩大了影响面,提高了诗社的知名度。

  王元生利用上班之余,去菏泽专门拜访了市诗词学会孙传仁会长,得到了他的教诲和指导,对继续办好《东风诗词》更增强了信心。2008 年底,菏泽市诗词学会会长孙传仁、副会长王运思、刘娟一行,冒风雪来此圆满举办了一场生动的诗词知识讲座,与会全体诗友备受启迪和鼓舞。从此,《东风诗词》步入了正规运作的快车道。菜园集镇党委政府对《东风诗词》的关注和运作资金的投入,第4至8期顺利出版发行,为菜园集镇的文化建设作出了不懈地努力。为了把传统文化做大做强,增进交流,扩大影响,壮大诗词队伍,提高创作水平,王元生提出:“只要你来,就有诗才;只要你来,就是捧台;只要都来,诗台精彩。”

  《东风诗词》相继出版了9期,发表诗词、诗词短评、诗词理论性文章2300 余首(篇),大部分是格律诗词,仿格律诗词(古风),还有一小部分现代自由诗。《东风诗词》自创刊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十几个春秋,从最初的几个诗词爱好者,到现在200多人的诗词队伍,从开始只有东台寺村的几位农民,后来逐渐壮大,仅王元生一家就有七人参与,全村有20来人的诗作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后来影响到菜园集镇周边村镇,从而增进了诗词文化交流。近年来他所影响带动的诗友们多人被省市、国家级诗词学会吸收为会员,培养的部分同志也已成为一些诗刊编辑和诗词界新秀,并走上了县级诗词学会领导岗位。王元生他们经历了很多坎坷曲折,也尝到了些许酸辛和无奈,但得到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收获和满足。

河源卫校大专自考分数

村庄史的续修者

  东台寺村,是王元生家乡的所在地,位于东明县城东北8公里处。东台寺是个古老的村庄。远在唐代,冤句县城(故址在今李屯)为备水患,在城北三里堆土建高台,台高数丈,广有一里之多,百姓散居,官府在此设东台里。五代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建佛寺于台上,寺院周围移居居民,从而村随寺起,故名东台寺村。相传贺姓为东台寺始迁户,但后嗣已绝。村北尚有贺氏墓址,墓已不复存在。

  1984年东台寺被东明县人民政府批准为“东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明万历十四年一卧碑。据东明县志载:寺之初建,台高数许,基阔数百步,周围广一里, 规模宏大,壮丽一时。由于兵燹祸结,至元代唯存台基。

  据王元生的父亲王裕堂叙述:1942年由会首王基立为理事重修庙宇,建西廊房挖地基时挖出诗碑,当下决定镶嵌在西廊房南山墙上。1968年正值破四旧之际,东台寺被列为破四旧之建筑物,遭拆除。所有文物毁于一旦。所拆建筑之材被用来建学校,此诗碑被用在房门之上做压批,便被保存下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谐,国泰民安,重修东台寺成为周边村庄耆宿,村民之夙愿。

  王元生看到这里,萌生了要把东台寺的故事告诉世人,好留下一点痕迹,让后人瞻仰。他通过查找资料,翻阅历史,看到《东明县志》无论清朝的三个版本,民国二十二年版本古迹篇都有记载:“冤句县,东明故县,在东台里、李家屯,有庄子墓,墓旁有灵泉,水甜甘洌,可去疾。”这里的东台里就是东台寺,历史相当悠久。

  东台寺每年举行的四月初八庙会,起于何时,并未见于史料记载。王元生通过走访,据东台寺村人口口相传,约起于明朝隆庆(1572年)年间。

  2001年,东台寺再现风光落成时,穆文熙《雪后过东台寺》诗碑重新面世,倍增旅游文化之气息。2016年,王元生起草了《关于东台寺注册登记的申请报告》上报给了有关部门,很快就得到了县宗教局的批复同意。满足了东台寺管委会及广大村民和佛教信众的热切期望。

  在此期间,王元生搜集整理了很多有关东台寺的故事、传说,写下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如《王长统易桩免差役》《别出心裁济乡邻--记王德茂的故事》《廉政知县袁葵的故事》《诚信交挚友 仁慈遇险安--记袁氏三世祖袁嵩日蕃丁盛的故事》《王开河出丧》《袁翰林为国聚英才》《油水桃传略》等。

  2012年,东明县的文艺人才注册评选的有12人,“东风诗社”创始人王元生入选。入选评语这样写道:东风诗社的创办人王元生,菜园集镇东台寺村医世之家,一生苦爱诗文,为筹建东风诗社,东奔西跑联系大半个东明县有文化的诗词创作的诗词爱好者,自筹经费先后出版了几期“东风诗词”诗刊,东风诗词的许多诗篇被省市级刊物刊发录用。

  2014年12月,王元生被吸收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近些年,东台寺村的诗词爱好者,多人被国家级、省级诗词学会吸收为会员,为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做不懈努力。

  像王元生这样的文化人,特别是文学创作者,他们已到中年,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白天为家庭的生活奔波,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创作,往往还不被人理解。妻子和孩子都不理解,说他是从前“不挣钱还熬油”,如今“不熬油了却费电”,一些邻居笑话他是“神经病”,一些长辈也说他“不理正事”。王元生认为搞文学本来是一件好事,如今却要偷偷摸摸,犹如老百姓说的:“不能吃不能喝,没钱老婆也不跟你过”的讥讽话。他说到这里,感慨万分,显得很无奈。

  2017年春,王元生主编的《东台寺古今诗话》得以编辑出版,他先后写下了关于东台寺村内的各种文章数十篇,如,东台寺感赋、观重修东台寺有感、穆文熙《雪后过东台寺》诗碑小考、重修东台寺简介、东台寺四月初八庙会、重立率祖公碑记、关于东台寺注册登记的申请报告等。

  2017年6月27日,王元生入编菏泽市文联、市档案局主编的《菏泽文学艺术名人·国家级》一书。他的诗词先后在《广州诗词报》《贵州诗词》《枫叶正红报》《牡丹文学》《奔流诗苑》《曹州诗词》《南华诗韵》《金秋诗刊》《松竹梅诗刊》《东风诗词》等多家诗词报刊上发表。2021年,在山东诗词学会举办的“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诗词创作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东风诗词》所说的东风,也就是春风。南宋婉约派词人史达祖的代表作品《东风第一枝·咏春雪》中这样写道:“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意思是说:雪巧妙地沁入兰花的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的草芽,仿佛想挡住了春风送来的温暖。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中,“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讲述的是东风飒飒,阵阵细雨随风飘散纷飞,荷花塘外的那边,传来了声声轻雷。唐代诗人李白的《落日忆山中》中,“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王元生作了一首《赞新村》,表达了对新村的赞誉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远观气派近尤工,户户装修粉彩呈。希望幸福图布满,幅幅陈述改革功。”

河源卫校大专自考分数

河源卫校大专自考分数

作者简介:田丰,山东东明人。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诗集《贝壳的思念》、报告文学集《慧眼妙笔写春秋》、长篇报告文学《筑梦黄河滩——山东省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纪实》(获山东省政协系统优秀文史书刊一等奖,其语音版被学习强国平台推出),编著《东明庄子传说》《东明明清古邑十二景》等。

河源卫校大专自考分数

  编辑:马学民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专科学历自考还有竞争力吗_自考本科比专科好吗

英豪成考最近一段时间自考交流群,很活跃的一个话题:自考大专值不值得??不知道屏幕面前的你,选择的是什么学历提升方式呢?高中、中专及其

02-28

自考的专科接考本科_自考专科本科一起考

金倩倩学校供图本报讯(胡斌唐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洪克非)近日,温州大学给湖南省体育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金倩倩发出了研究生录取通知

02-28

自考选科目后可以修改地址吗_自考地址可以重新修改吗?

自考现场确认后考试地点可以改吗其实已经报名成功的考试地点是不能更改的,但下一次自考现场确认考试地点可以改。1、在考试途中,因

02-28

简阳自考地址查询_简阳在线网

原题:三十年前生活琐忆作者:简阳市普安乡中心小学:吴学谦刚参加工作时,在外出玩耍时留影我1990年7月简阳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回老家—

02-28

辽宁专科自考民间文学试题_2019年1月自考民间文学真题

高考资讯·指导杂志大学、专业、学科、志愿、励志……那些事儿关注3月份的高考体检是家长考生要注意的,高考体检关乎孩子能不能被

02-28

自考护理03202真题答案_护理学研究自考真题

根据《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经有关主考院校申请,决定2018年4月开设79门强化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