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证书考试>教师资格证>初中教师资格证>正文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材_中学教师资格证教材电子版

更新时间:2022-08-14 10:33:16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105

  新西南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师资格证的复习资料,这里是教育学的复习资料

第八章

  5按专业组织教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等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

  6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

  7专业的形成:1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2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3专业的起缘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8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

  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

  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

  4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

  5专业是指布局的合理性

  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9我国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教训:(了解)第一,教育既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教育的发展又应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特别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第三,偏重数量发展,导致质量下降。

  ☆10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要求:1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2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机扶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3符合高级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

  ☆11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做法:1拓宽专业面,使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2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如按专业大学培养学生3在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茫茫追求大而全;二是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12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1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2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合作、效益、法律、竞争、国际意识)4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进取、开拓、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对高校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的要求)。

  13未来人的三本教育“护照”:学术性的;职业性的;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

  14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2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3培养要求应与个人的发展相一致4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材

第九章

  15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就其静态结构而言,它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其中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又说:教师、学生、内容、方法、手段)。从它的动态过程来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16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地过程。是学生以所知为基础,知、情、意、行结合,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它除了具有认识过程德共同属性外(从实践到理论(认识),从理论(认识)到实践),还具有特殊属性。

  ☆17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是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属性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

  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3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18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19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0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增强。

  2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中间过渡性特征有哪些?为什么有这样的中间过渡性?

  1高校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同时又是学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2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原因如下:1由认识主体―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过渡性质所决定的2由大学教学自身内在价值和功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所决定的3大学过程的对象―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即由人类已经探索的知识体系向探知人类尚未认识的未知领域过渡。

  22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师和其他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23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

  1应体现教育目的的要求并反映一定社会的需要

  2制定教学原则必须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

  3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教学工作的任务要求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也决定了教学原则的制定还必须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4教学的原则的确立必须与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必须符合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

  5制定教学原则时必须依据教学过程的专业性、研究性、自主性等特征。

  ☆24大学教学原则及其体系: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并尽可能反映当代先进的科学成果;

  思想性是指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要求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教师应该做到:第一,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第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第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能力离不开知识,是在对一定知识的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力的发展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条件。要做到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两个方面的相互促进。

  教师应做到:

  第一,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地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处于积极地状态;

  第二,充分挖掘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第三,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评价他人的能力;

  第四,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要注意考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学生自学、动手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够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紧密的结合起来: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第二,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三,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能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的发展水平,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则要求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要把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统一起来。第一,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发挥各自的特长;第二,按照大纲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第三,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由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形成由个性特点的智力结构;第四,利用选修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五,帮助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清实践是人们获得真理的重要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促使他们善于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积极地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一,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本门学科的特点,通过学习、实验等教学环节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第二,注意把各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成为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5教学原则体系的最优化。教学原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一不可,各有侧重点,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不能违背各原则,然后每个原则又各有侧重。

第十章

  26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

  27课程分类:1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分为经验课程和学科课程2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分为学科并列课程(以一门门学科为中心)和核心课程(综合经验为中心内容,辅之以边缘学科知识)3从层次构成上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4从选课形式上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5根据课程时数看,分为大、中、校、微型课程6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时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7根据课程有否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8课程体系(结构):一个专业所设置课程的组合,构成了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比例关系上:1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2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4 大、中、小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29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30教学计划的组成:

  1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专业培养目标规定了本专业学生将要达到的总的要求

  2 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主要组织部分是课程体系,或称课程结构

  3教学活动

  4 时间分配

  5学年编制(简称校历)。

  31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说明、正文和附录。

  32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无论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订,还是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33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基本要求):

  1明确的目的性

  2前沿性

  3思想性

  4启迪性

  5教学适用性

  34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5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1教材是从一般书籍中分化出来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不仅要为教师服务,同时也要为学生服务,要便于他们独立钻研

  2教材应当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与结论,还有反映知识获得的过程

  3教材能够反映与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实际问题,并能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4具体、生动、图文并茂,配以精选精制的插图、照片、图标,便于学生学习

  5统筹安排,综合平衡。编写者应从全局出发,积极配合,以提高教材的总体质量。

  ☆36结合课程设置实际,谈谈课程建设的意义?

  1课程建设的意义:

  第一、 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

  第二、 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

  第三、 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

  第四、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

  2课程建设的内容:

  第一、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第二、 课程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

  第三、 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

  第四、 第四,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讲课、答疑、辅导、实

  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的组织实施等。

  3课程建设的要求:

  第一、 教学大纲要富有特色;

  第二、 教材要合适;

  第三、 教学资料要完整;

  第四、 考核手段要科学;

  第五、 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六、 第六,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2020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知识点_2020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最近在整理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内容,都是满满的干货!今天分享的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的内容,首

08-18

武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_武汉市教师资格证

获悉,市教育局对外公示2021年武汉市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结果,来自339个学校的498名教师上榜!小编梳理后,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结

08-18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信息介绍_中学教师资格证报名资格

24日起,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工作将开始,本次考试将在全国30个省份举行。近年来,教师资格考试的报名热度持续攀

08-18

中学教师资格证买中公的书_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证的书怎么样

想考教师,首先你得考个教师资格证,然2020年的考证之路似乎变得比较困难,先不说考试难度,单是考试次数的变化,就让很多人为之头疼,于是有

08-18

中学教师资格证小嗨视频课堂_小学教师资格证上课视频

工作室成员正在听课。均为通讯员周世谱摄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9日讯(通讯员阳洋全媒体记者陈飞)四宫格到六宫格再到九宫格、推理难

08-18

菏泽中学教师资格证培训_菏泽教师资格证培训班哪家好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日期定于11月2日,本次考试报名日期自9月3日开始。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教育招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