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小学教育>小学课程>正文

党建引领“五学” 推进“一融双高”

更新时间:2024-05-13 10:07:24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66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以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契机,着力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把引领“五学”铸魂作为深入推进“一融双高”的方法路径,围绕学科、学术、学者、学生、学风五方面中心工作,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准确把握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学校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党建贯穿其中指引方向、统揽大局的作用,为凝心聚力促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努力实现“五学”铸魂育人目标,以此推动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聚焦前沿领域,引领学科建设。打造地学优势牵引、文理交叉融合、哲社亮点涌现的“地学+”雁阵式学科体系。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都发生在科技、教育、人才集中的地方。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校必须发挥其科技、教育、人才汇集的优势,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究范式深刻变革的浪潮,推动传统地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型升级,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深度结合,按照“中国特色、地大特质”的建设思路,积极培育与地学交叉融合、相得益彰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增长点,使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想筑基、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

找准创新支点,引领学术研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创新发展作出基础理论和技术源头地学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高校应突出学术的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把优化学术团队组建模式作为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的关键一招,兼顾稳定运行与灵活适配,打破学院、学科、学缘壁垒,实现按需交叉、优势互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团队聚合、方向聚焦、成果聚变。

把握成长规律,引领学者涵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引导教师服务“国之大者”,提高育人和创新能力。兴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高校学者承担着学校教学、科研、育人的重要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要打造涵育“大先生”的良好生态,抓住提高教师综合素养这个“牛鼻子”,发挥教学名师“传帮带”作用,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支持青年教师在重大项目中挑大梁、担重任,完善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科研自主权,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造就基础研究先锋力量。

激发内生动力,引领学生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担负着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作用,高校要把做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发挥龙头标杆作用,交出立德树人的满意答卷。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动育人资源“供给侧”改革,把地质特色广泛融入德智体美劳育人各环节,探索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差异化培养路径,建好“一站式”学生社区,推动育人力量下沉,注重数字赋能,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身上的亮点,努力实现“让每一名学生都发光”的育人理念。

指明正确导向,引领学风营造。通过大学文化建设,浸润和塑造地大人特有的精神风骨、行为风尚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高校学风是高校独特的精神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传承性,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文化、怎样建设大学文化,关乎大学自身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国大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理应贡献的智识资源和文化力量。学校要注重优良学风建设,以教风培育学风,以校风涵养学风,要注重发挥学风对师生成长兼具的“软引导”和“硬约束”作用,挖掘以校史为主体的宝贵文化资源,讲好地大故事,凝练以“地质报国”为内核的大学精神,凝聚师生校友经久共鸣、终身受益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严格约束师生行为规范,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提倡为人师表的教师风貌和清澈纯粹的学生风貌。

高校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的主力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团结奋斗,以“党建引领‘五学’推进‘一融双高’”为主线,奋力答好“教育强国,地大何为”的时代课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13日第5版

作者:雷涯邻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2021年上海小学课程表_《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

导语昨天第一天开学!家长们在开心之余还带着点对娃的担心,好奇他们在学校会做什么,能不能适应校园生活。学海君这就给家长们汇报一下

07-22

2021年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内容_数学课程标准2021版小学

来源:微言教育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来了4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跟

07-22

上海中小学2021课程计划_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

说起英语,相信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吧。比如说我吧,初一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照着书写没有问题,比汉字好写多了,可是读就犯难了,舌头打

07-22

上海小学2021课程计划_2021上海小学课程表

近日一则消息在自媒体上广泛传播↓↓↓教育部最新通知:体育将取代英语成为主科,今年9月开始实施,此后‘语数英’将改为‘语数体’。

07-22

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_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

小学美术《调配复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复色的概念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过程与方话:通过观累、讨论、分析。学会运用复色调配

07-2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原文_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修订版的大致变化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