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自学考试>自考资讯>正文

北京自考美学历年真题及答案_2019年10月美学自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03 05:12:42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42

  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对艺术教育界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与他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脉相承、紧密相连。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文艺观作出了全面深入的阐发,其中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中国大地,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深入时代现场,融入人民生活。艺术教育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如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理念?这是艺术教育界最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以人民之心养护艺术之根

  中国文艺界一直有“采风”的传统,倡导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社会、体验生活。“采风”传统最早可以上溯至《诗经》时代,《诗经》里的“国风”就是通过“采国风”即收集各地民间歌谣而成。《汉书·艺文志》中讲:“《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可知古代采风,是为了观风俗、知民情,以正为政之得失,是执政者了解世情、感通民心的重要方式。

  在二十世纪,古老的“采风”传统在中国革命的历史洪炉中转化成为革命文艺的重要支撑。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在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指引下,“采风”进一步成为文艺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行动,一代革命艺术家们“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创作出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接续延安文艺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艺术院校都在教学体系中设置了“下乡采风”课程。艺术学子们一年一度,离开学校奔赴田野,到火热的生活中、到人民群众中去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学会用新社会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去观察生活、理解社会、表现人民。“下乡采风”成为艺术学生贴近现实、体验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理解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洞见,从这样的人民观出发,艺术所要表现的生活就不只是外在的现实表象,而是我们真切地卷入其中的有切肤之痛的身心经验。要想真正建立起生活的经验,就必须引导青年学子们学会用身体丈量历史,用生命感触世界;将自我充分投入到生活的现场、现实的深处,在当代人的生活现实中树立艺术教育的社会关怀,将个人创作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连,以人民之心养护艺术之根。

  “以乡土为学院”

  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理念,“以乡土为学院”在乡土文化和社会进程中去感通人民之心。一方面,改造美术学院下乡采风的传统,通过田野工作开展“社会素描”,把下乡采风深化为有方法、成系统的现实行动,推进艺术的社会感知与社会参与。另一方面,在城、乡、市、镇设立星罗棋布的“乡土学院”研学基地,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社会网络。其目的是把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前线”作为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家自我实现的大现场,继而打通学科的知识、社会的知识和生活的知识。

  扎根中国大地的艺术教育,并不只是“艺术下乡”“设计扶贫”或当代艺术所谓的“社会参与”,甚至也不只是狭义上的“社会美育”,而是一个艺术教育与乡土社会双向塑造、互相成就的过程。在此,我们更强调“从乡土中学习、在乡土中学习”。作为艺术教育者,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从吾土吾民的真实生活出发,去实践一种与学科体系全然不同的自我教育、自我生产的社会系统。这就需要我们从乡土社会中去体验、去学习另一种言说与创造的方式,另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另一种交往伦理,另一种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这是使艺术回归到真实生活世界的途径,也是艺术学院突破“学术工业”知识生产的途径,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教育自主建设的途径。

  艺术院校的学生往往比较关注自我、注重个性的表达,对此我们要引导他们在社会大现场中打开胸襟,用乡土新经验贯通群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对中国社会的感知力和认同感,提升他们的社会关怀与家国情怀;也就是要培养充分融入日常生活的艺术理想,开展深度参与社会进程的艺术教育。

  构造“乡土中国”的社会档案

  以乡土学院网络建构起感知社会、参与社会的毛细血管,师生们“下乡”就不再是简单的写生采风,而是以扎根社会的深度和广度,对当代社会生活进行全景式感知和显微式剖析。在学生四年培养的全过程中,分年级设定乡土实践教学目标:大一是价值观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大二是技艺与方法的训练;大三是艺术语言的综合运用;大四是创新成果的形成。根据分年级的培养目标,低年级聚焦价值观教育,着重于社会感的养成和问题意识的唤起;高年级结合社会美育、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等具体项目开展社会实践,并强化社会实践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嵌合关系,形成课程设计上的系统性和贯通性。

  在乡土学院研学,学生们需要深入村镇社区的现实肌理,深入乡土生活的日常场景,深入生产建设第一线。他们通过实地讲解、考察调研、口述史深访等各种形式,以“一生一本”为载体完成在地研究;通过项目任务、现场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提炼当地的传统工艺、地方知识、民间记忆,扩充多样化的艺术知识。力求做到五育融合、身心发动,用鲜活的经验磨练感受力,用生活的常情常理提升判断力,用生活的真实加深表现力,用丰富的生活百态打开想象力,用民间的智慧激发创造力。

  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有一些真实而独特的知识,那是源于百姓日常生活的情感、经验和思想意识,体现着中国人民的创造力与生活智慧。这些年,中国美术学院以强烈的现实情怀和主体意识,率先建立了民艺博物馆,创办了全国首家手工艺术学院,致力于传统手工艺和器物美学的复活、本土空间的营造以及乡土文化的重建,旨在复兴中国人本土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经验,试图建构一种符合人民当代生活需求的生机勃勃的“新乡土”。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国美院的师生们以乡土为学院,以形形色色的艺术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乡土社会的实地考察。他们寻找、挖掘乡土故事与人民记忆,呈现中国民间社会的日常生活,持续地梳理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构造“乡土中国”的社会档案。

  以乡土为学院,中国美院师生团队以持续的实践热情、优质的艺术与设计资源,深度对接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和美丽中国建设,发掘出“城乡片段”“存量建筑”“乡土修复”等艺术新命题,形成了“自然建造”“生态织造”等设计新方法,总结出“山水城乡”四方融合、“文教商旅”四维联动的发展新模式。通过这些新命题、新方法和新模式,我们正在逐渐建立起一种扎根中国大地的现实路径,去培养乡土活化的情感和基础,去构建特征鲜明、活泼生动的乡土生活,去创造一种与人民血肉相连、感同身受的艺术和教育——这种艺术是大写的艺术,这种教育所塑造的是大写的人。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专科学历自考还有竞争力吗_自考本科比专科好吗

英豪成考最近一段时间自考交流群,很活跃的一个话题:自考大专值不值得??不知道屏幕面前的你,选择的是什么学历提升方式呢?高中、中专及其

02-28

自考的专科接考本科_自考专科本科一起考

金倩倩学校供图本报讯(胡斌唐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洪克非)近日,温州大学给湖南省体育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金倩倩发出了研究生录取通知

02-28

自考选科目后可以修改地址吗_自考地址可以重新修改吗?

自考现场确认后考试地点可以改吗其实已经报名成功的考试地点是不能更改的,但下一次自考现场确认考试地点可以改。1、在考试途中,因

02-28

简阳自考地址查询_简阳在线网

原题:三十年前生活琐忆作者:简阳市普安乡中心小学:吴学谦刚参加工作时,在外出玩耍时留影我1990年7月简阳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回老家—

02-28

辽宁专科自考民间文学试题_2019年1月自考民间文学真题

高考资讯·指导杂志大学、专业、学科、志愿、励志……那些事儿关注3月份的高考体检是家长考生要注意的,高考体检关乎孩子能不能被

02-28

自考护理03202真题答案_护理学研究自考真题

根据《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经有关主考院校申请,决定2018年4月开设79门强化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