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中学教育>中学课程>正文

中学生课程依赖_

更新时间:2023-03-10 04:02:23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58

  校本课程建设是新课改理念落地的重要抓手,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全面成长服务,也会成为学校打造特色文化的一条有效路径。新课改走过20年,对于校本课程的研究、实践也在不断深入,渐渐呈现出几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由无序走向系统。有些人认为,独立的社团、活动等都属于校本课程,其实不然。一些学校的课程开发、实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思考课程的基本要素:课程应该设置哪些目标,课程实施的意义是什么,课程每个阶段应该如何推进,课程需要怎样的评价,等等。如果不能厘清这些基础概念,课程可能会做得似是而非,沦为单纯培养某些特长、举办几次活动的“粗线条”行为。当然,一些学校虽然没有明确这些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做得非常扎实,然而这种“扎实”往往依赖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素养成就了一门课程的品质,但这种专业素养因人而异,一旦这名教师不再开设这门课程,课程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关于校本课程,有些学校缺乏理论层面的基本认知,认为只要做一套课程读本就可以打造一门合格的校本课程,这其实远远不够,不少课程进入瓶颈甚至难以为继的原因恐怕也正在于此。学校应该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开发课程,但同时也要规范课程的申报、审批流程,明确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让课程建设更加系统、更加扎实,也能让优质课程拥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由分散走向整合。如果条件允许,校本课程应该广泛开设,做到“只要学生有需求,就能开设对应的校本课程”。当然,这是很难实现的,退而求其次,学校应该立足自身对校本课程进行梳理、筛选、整合,明确“学生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是什么”“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校内和校外的教育资源有哪些”等问题。校本课程的整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层面:在学校层面,应该梳理现有课程的“共性”,让零散的课程围绕一条主线形成相互关联的课程群,这条主线就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根基、主干,每一门课程则是枝叶、花朵、果实。在体系层面,应该将现有的课程进行分类,明确各自对应的能力和素养,在此基础上“删繁就简、查漏补缺”,努力让校本课程覆盖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在开发层面,教师队伍肯定是主力军,但是如果各自为战就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也不利于课程发展的推陈出新;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课程研发中心,鼓励多个兴趣相近的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由课程研发中心提供政策支持和必要帮助,让教师可以相互帮扶、相互切磋,也让学校的宏观指导可以落到实处,形成课程开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衔接。在实施层面,许多课程指向学生的单一技能培养,不断挖掘课程的“深度”,其实在此基础上不妨尝试拓展课程的“宽度”,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进行学科整合——一门课程可以链接、整合许多旁逸斜出的知识和活动,将“小课程”变为“大课程”。

  由单调走向丰厚。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许多校本课程具有灵活、自由的特点,往往可以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模式。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点”“疑问点”出发,必须掌握的知识由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交流分享、探讨辩论解决,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评价可能采取一个手工制作、一次综合活动、一篇微型论文、一场集体会演等方式……还有一些课程引入“项目式学习”和“研学旅行”:教师会设置一个生动具体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有一个“终极任务”,为了完成“终极任务”学生要努力汲取知识、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教师会放手让学生探究,但也会提供必要的“知识链接”和“帮扶策略”,每节课之间不一定是线性连接,更多是通过模块展开,甚至多学科教师同上一节课;研学活动将课程由教室搬到校园、社会、大自然之中,让情境与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富的体验,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个又一个真实问题。

  “双减”以来,许多学校依托课后服务时段打造校本课程,将原本的兴趣小组和兴趣社团扩大化、系统化、课程化,有些学校进而尝试打通常规时段与课后服务时段,实现校本课程的“全覆盖”和“分层次”实施。学校选择成熟、优质的校本课程纳入常规时段教学,全校学生均可参与,这部分主要为基础性、知识性学习;对于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段组织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还会利用校外资源开展更专业的教学;校本课程还会与课程基地、学校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给学生提供多元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

  新课改20年,校本课程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仍然需要教育者不断反思、不断尝试——如何在同质化与差异化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在顶层设计与教师自主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在学生需求与教育资源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在传统经验与创新理念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在稳步推进与特色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课改理念下寻找符合校情、学情的发展方向。

  《中国教师报》2022年02月23日第6版

  作者:本报记者 金 锐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提纲_中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答案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程、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07-22

长郡中学课程改革_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2018至2019

来源:【长沙晚报网】改革评价机制师生都成最好长沙市六中变中求真,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百年名校炫青春样本岳霞杨礼杨珉子走进市六中校

07-22

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训_分析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发展的历史及经验教训

编者按:毛泽东科学总结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生命线,亦是实现党自我革新的关键所在,更

07-22

2021长郡中学课程表_长郡中学 2021

长沙民间一直有严长郡、松雅礼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从作息时间这个角度和大家分析一下,四大名校中,哪所学校作息时间最长?长沙其他高中

07-22

中学实践课程题目_中学生实践课题题目大全

1月20日,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百年星火,逐梦有我政策宣讲服务队于山东泰安、临沂等地区进行党史宣讲活动。为弘扬十九届六中全会精

07-2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提纲_中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答案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程、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