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高中教育>高考资讯>正文

河北高考语文_河北高考语文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07 12:56:46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123

河北省邢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共同富裕是指包括财产、收入在内的物质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共同富裕的实质是指人自身的发展问题。促进所有人的发展,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如果只是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发展上,那么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标,仅仅具有短期意义。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仅仅依靠分配政策的调整不能逆转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趋势。

  人们不要以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分配合意了,所有人的发展也就实现了。物质条件只是人自身发展的基础,并不等于人的发展。所有人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人的发展体现在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等于人的素质的自然提升。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本质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而不是物质财富上的均贫富。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追求的是人自身发展平等的机会,物质条件上的基本平等是其基础,也是实现手段或路径。历史告诉我们,均贫富并不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发展,甚至可能使发展陷入停滞的境地。历史上的“社会实验”结果已经表明了这一点,这与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变化密切相关。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追求生产增长,解决人的生存所需(吃饱穿暖),可以视为促进了人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与人的发展存在偏离。或者说物质的发展远快于人自身的发展,更不要说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与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一个长期愿景目标。不能简单地以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共同富裕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指标。

  转向社会发展的人本逻辑,意味着要将经济问题纳入社会整体中来考虑。经济是社会的物质基础,但也只是社会的一部分,受制于社会的整体状态。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放到整个社会当中才能认识清楚,放在经济当中则只能看到一部分。观察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从整个社会来看,只是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出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共同富裕的充分条件是社会要通过社会合力来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能力。收入不能替代能力,收入差距缩小了也不等于能力差距就缩小了。能力来自社会消费过程。消费的可获得性涉及收入,但消费的可及性与收入无关。

  消费是人的生产再生产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是人的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为经济提供目的和创造条件的过程。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二者应当合力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消费,提供基本营养、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和基本住房,以此保障每一个人获得基本能力。

  所有人的基本能力普遍提升,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也就有了基础,同时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泛社会基础,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效率与公平的融合也就内在其中了。促进共同富裕,要摆脱效率与公平、做“蛋糕”与分配“蛋糕”的困境,只有从物转向人,从财产和收入基准转向消费基准,才能真正做到从物本逻辑转向人本逻辑。所有人发展了,所有人获得了基本能力,实现共同富裕才有了根基。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材料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还需改善,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要全面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摘编自求是网《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完美地解决了共同富裕这个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而共同富裕又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问题。

  B. 有人错误地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分配合意了,所有人的发展也就实现了。其实,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于人的素质提升了。

  C. 物质条件上的基本平等是实现人自身发展平等的基础,但均贫富并不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发展,甚至可能使发展陷入停滞的境地。

  D. 消费是人的生产再生产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包括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私人消费就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消费。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解决人的吃饱穿暖等问题,可以视为促进了人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与人的发展关系很小。

  B. 促进共同富裕,要从物转向人,从消费基准转向财产和收入基准。所有人发展了,所有人获得了基本能力,实现共同富裕才有了根基。

  C.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要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抵制一部分人拥有大量财富。

  D. 促进共同富裕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各项建设。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促进共同富裕政策的一项是( )

  A.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B. 鼓励人们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创业创新

  C. 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加注重效率

  D. 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

  4. 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 为什么说实现共同富裕不能仅仅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上做文章?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注】(节选)

  路遥

  高加林把自行车放到路边,然后伏在大马河的桥栏杆上,低头看着大马河的流水绕过曲曲折折的河道,穿过桥下,汇入到县河里去了。他在这里等着巧珍。他决定今天要把他和巧珍的关系解脱。他既不愿意回高家村完结这件事,也不愿意在机关。

  高加林伏在桥栏杆上,反复考虑他怎样给巧珍说这件事。开头的话就想了好多种,但又觉得都不行。他索性觉得还是直截了当一点更好。弯拐来拐去,归根结底说的还不就是要和她分手吗?在他这样想的时候,听见背后突然有人喊:“加林哥……”一声喊叫,像尖刀在他心上捅了一下!

  他转过身,见巧珍推着车子,已经站在他面前了。她来得真快!是的,对于他要求的事,她总是尽量做得让他满意。

  “加林哥,没出什么事吧!昨天我听三星捎话说,你让我来一下,我晚上急得睡不着觉,又去问三星看是不是你病了,他说不是……”她把自行车紧靠加林的车子放好,一边说着,向他走过来,和他一起伏在了桥栏杆上。

  高加林看见她今天穿了一身新衣服,浑身上下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顿时感觉有点心酸。他怕他的意志被感情重新瓦解,赶快进入了话题。

  “巧珍……”

  “唔。”她抬头看见他满脸愁云,心疼地问,“你怎了?”

  加林把头转向一边,说:“我想对你说一件事,但很难开口……”

  巧珍亲切地看着他,疼爱地说:“加林哥,你说吧!既然你心里有话,就给我说,千万别憋在心里!”

  “说出来怕你要哭。”

  巧珍一愣。但她还是说:“你说吧,我……不哭!”

  “我可能要调到几千里路以外的一个地方去工作了,咱们……”

  巧珍一下子把手指头塞在嘴里,痛苦地咬着。过了一会,才说:“那你……去吧。”

  “你怎么办呀?”

  “……”

  “我主要考虑这事……”

  一阵长时间的沉默。两串泪珠静静地从巧珍的脸颊上淌下来了。她的两只手痉挛地抓着桥栏杆,哽咽地说:“……加林哥,你再别说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你……去吧!我决不会连累你!加林哥,你参加工作后,我就想过不知多少次了,我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一个字不识,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你走你的,找个更好的对象……加林哥……”

  巧珍说不下去了,掏出手绢一下子塞在了自己的嘴里!

  高加林眼里也涌满了泪水。

  巧珍迅疾地转过身,说:“加林哥……我走了!”

  他想拦住她,但又没拦。他的头在巧珍的面前,在整个世界面前,深深地低下了。

  她摇摇晃晃走过去,困难地骑上了自行车,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向大马河川飞奔而去了。

  高加林也猛地骑上了他的车子,他骑到一个四处不见人的地方,把车子摔在地上,身子一下伏在一块草地上,双手蒙面,像孩子一样大声号啕起来。这一刻,他对自己仇恨而且憎恶!

  五天以后,高加林从刘家湾公社返回县城,就和黄亚萍开始了他们新的恋爱生活。

  他们穿着游泳衣,一到中午就去城外的水潭里去游泳。游完泳,戴着墨镜躺在河边的沙滩上晒太阳。傍晚,他们就在东岗消磨时间;一块天上地下地说东道西;或者一首连一首地唱歌。黄亚萍按自己的审美观点,很快把高加林重新打扮了一番:咖啡色大翻领外套,天蓝色料子筒裤,米黄色风雨衣。她自己也重新烫了头发,用一根红丝带子一扎,显得非常浪漫。浑身上下全部是上海出的时兴成衣。

  有时候,他们从野外玩回来,两个人骑一辆自行车,像故意让人注目似的,黄亚萍带着高加林,洋洋得意地通过了县城的街道……他的情绪当然是很兴奋的,因为黄亚萍把他带到了另一个生活的天地。他感到新奇而激动,就像他十四岁那年第一次坐汽车一样。

  他父亲和德顺老汉有一天突然来到他的住处,脸色都不好看。高加林把奶糖、水果、糕点给他们摆下一桌子,又冲了两杯很浓的白糖水放在他们面前。

  他们谁也不吃不喝。高加林知道他们要说什么了,就很恭敬地坐在他们面前,低下头,两只手轮流在脸上摸着,以调节他的不安的心情。

  “你把良心卖了!加林啊……”德顺老汉先开口说,“巧珍那么个好娃娃,你把人家撂在了半路上!你作孽哩!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你苦了巧珍,到头来也把你自己害了……”

  “你还年轻,不懂世事,往后活人的日子长着哩!爸爸快四十岁才得了你这个独苗,生怕你在活人这条路上有个闪失啊……”他父亲说着,老眼里已经汪满了泪水。

  高加林一直低着头,像一个受审的犯人一样。

  老半天,他才抬起头,叹了一口气说,“你们说得也许都对,但我已经上了这钩杆,下不来了。再说,你们有你们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就在咱高家村的土里刨挖一生……我给你们买饭去……”两个老人看他们再说什么也不顶事了——这个人已经有了他自己的一套,用他们的生活哲学已经不能说服他了。于是他们就起身告别。

  两位老人心情相当沉重地走了。

  高加林自己也很难过。德顺爷和他爸说的话,听起来道理很一般,但却像铅一样,沉甸甸地灌在了他的心里……

  不久,一个新的消息突然又使高加林欣喜若狂了:省报要办一个短期新闻培训班,让各县去一个人学习,时间是一个月。县委宣传部已决定让他去。

  他一晚上高兴得没睡着觉——这可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进省会,去逛大城市呀!

  走的那天,亚萍和他一起去车站。他身上穿的和提包里的东西,全是她精心为他准备的。当汽车从车站门口驶出来,亚萍的笑脸和她挥动的手臂闪过以后,他的心很快就随着急驰的汽车飞腾起来;飞向了远方无边的原野和那飞红流绿的大城市……

  (有删改)

  【注】路遥的小说《人生》发表于1982年。在那个年代,年轻人除了上大学,很难跳出“农门”。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成了一名乡村教师,但后来被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了,他只好回家种地。高加林的叔父从部队转业回来当了局长,高加林因为叔父的关系成了县里的一名记者,后被人告发,他又回到了高家村当农民。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加林选择在大马河的桥上等巧珍,决定解脱和她的关系。既回避了他和巧珍曾经生活的高家村,也回避了自己工作的机关。

  B. “我决不会连累你……我一个字不识,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找个更好的对象……”,主要突显了巧珍的软弱。

  C. “游完泳,戴着墨镜躺在河边的沙滩上晒太阳……”“两个人骑一辆自行车……”等内容,展现了高加林不一样的生活和心情。

  D. 高加林父亲和德顺老汉来到高加林的住处,德顺老汉先开口劝说高加林,高加林父亲也苦口婆心,但最终都没能说服高加林。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的话就想了好多种,但又觉得都不行。他索性觉得还是直截了当一点更好”,细腻地刻画了高加林此时纠结的心理状态。

  B. “她的两只手痉挛地抓着桥栏杆,哽咽地说……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巧珍在得知高加林变心后的反应。

  C. “巧珍那么个好娃娃,你把人家撂在了半路上!你作孽哩”“你还年轻,不懂世事”等语言质朴自然,表现了高加林家乡人淳朴。

  D. “高加林自己也很难过……”“不久,一个新的消息突然又使高加林欣喜若狂了”,前后形成反差,表明高加林的难过完全是装出来的。

  8. 请简要概括高加林的形象特点。

  9. 路遥小说《人生》结局写高加林回到了高家村,而巧珍已经嫁人了。这样的结局在节选部分中已有暗示,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玄龄明达政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已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已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上始御太极殿,谓群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房玄龄等皆顿首谢。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房玄龄、王理掌内外官考,治书侍御史万年权万纪奏其不平,上命侯君集推之。魏征谏曰:“玄龄、珪皆朝廷旧臣,素以忠直为陛下所委,所考既多,其间能无一二人不当!察其情,终非阿私。且万纪比来恒在考堂,曾无驳正;及身不得考,乃始陈论。此正欲激陛下之怒非竭诚徇国也使推之得实未足裨益朝廷若其本虚徒失陛下委任大臣之意臣所爱者治体非敢苟私二臣”上乃释不问。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记九》,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正欲激陛下之怒/非竭诚徇国也/使推之得实/未足裨益朝廷/若其本虚/徒失陛下委任大臣之意/臣所爱者治体/非敢苟私二臣/

  B. 此正欲激陛下之怒/非竭诚徇国也/使推之得实/未足裨益/朝廷若其本虚/徒失陛下委任大臣之意/臣所爱者治体/非敢苟私二臣/

  C. 此正欲激陛下/之怒非竭诚徇国也/使推之得实/未足裨益朝廷/若其本虚/徒失陛下委任大臣之意/臣所爱者治体/非敢苟私二臣/

  D. 此正欲激陛下/之怒非竭诚徇国也/使推之得实/未足裨益/朝廷若其本虚/徒失陛下委任大臣之意/臣所爱者治体/非敢苟私二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泛指文章经籍,也指有学问的人,这里指文才、才学。

  B. 士,先秦时期表示贵族的等级,位高于大夫。也泛指读书人。

  C. 中书,这里指官署名中书省,与门下省、尚书省并称“三省”。

  D. 谏,对尊长、君王直言劝诫,改正缺失,并提出建议和策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谋划政事时,说没有杜如晦就不能敲定。但等到杜如晦来了,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建议,即所谓“房谋杜断”。

  B. 唐太宗开始到太极殿听政,就告诫群臣,大家要对诏敕文书的不当之处提出意见,不能只是顺从旨意,房玄龄等人都磕头谢罪。

  C. 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奏称房玄龄、王跬对官吏的考核有不公平之处,唐太宗命侯君集进行核查。在魏征劝谏后,唐太宗不再过问此事。

  D. 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被解职并被处以刑罚,唐太宗怜惜他曾是秦王府僚,想让他官复原职,但最终采纳了魏征的意见,赐帛打发他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

  (2)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

  14. 房玄龄、王理执掌官吏考核,权万纪上奏称考核不公,唐太宗命令核查。魏征是如何劝谏的?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这首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了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

  B. 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大雁带走诗人的愁心,远处的山峰衔来一轮美好的明月。

  C. 首联是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俯视所见,颔联是写诗人仰观天宇时的主观感受。

  D. 李白在此诗中将景物写得有情有意,表现了诗人在流放获释之后的放浪不羁。

  16. 诗人是如何写岳阳楼之“高”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行路为喻,告诉人们若不重视积累,就难以到达远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和夸张来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纵横的栏杆“____________”。

  (3)饯行时举杯送别,团聚时开怀畅饮……酒,用来表达心意,用来抒发情感。酒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供皇家狩猎。“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塞罕坝自古就是一处美丽的绿色高岭,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乱砍滥伐和连年山火,到新中国成立时,赛罕坝已经改变了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严重。虽________,但历史遗迹比比皆是。

三代塞罕坝人,五十多年,始终如一地坚持奋斗,今天的塞罕坝变成了草的家园,变成了花的世界,变成了林的海洋……今天的塞罕坝成为人们心中的________,草原________,花儿竞相绽放,“千里松林”再现,空气清新,骏马奔腾,________……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物是人非 极乐世界 一望无垠 熙熙攘攘

  B. 时过境迁 世外桃源 一望无垠 游人如织

  C. 物是人非 世外桃源 一览无余 熙熙攘攘

  D. 时过境迁 极乐世界 一览无余 游人如织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乱砍滥伐和连年山火,到新中国成立时,塞罕坝已经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B. 由于乱砍滥伐和连年山火,到新中国成立时,塞罕坝已经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严重。

  C. 由于乱砍滥伐和连年山火,到新中国成立时,塞罕坝已经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D. 由于乱砍滥伐和连年山火,到新中国成立时,塞罕坝已经改变了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近视的发生与父母眼睛近视有关,更。现在,人们大多是,包括看书、上网、看电视,而远距离用眼太少。虽然人在生下来时,眼睛处于一个远视的状况,但人们总是近距离用眼,( )。而眼轴加长,导致孩子近视的发生率大幅提高。

  研究证明,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因此,提倡在幼儿园时期就要开始,这有利于预防近视。不良读写习惯也是近视的重要因素。写字时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近的青少年近视率较高。因此我们要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会眼轴加长。怎么才能调到近处呢?眼睛会自动把焦距调到近处

  B. 眼睛怎么才能自动把焦距调到近处呢?只有眼轴加长

  C. 怎么才能调到近处呢?只有眼轴加长。眼睛会自动把焦距调到近处

  D. 眼睛会自动把焦距调到近处。怎么才能调到近处呢?只有眼轴加长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望历史,无论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悬梁刺股”等故事,还是“自古雄才多磨难”“梅花香自苦寒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名句,其中蕴含的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奋斗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阶梯,奋斗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钥匙。广大青年要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成就个人梦想;也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D “私人消费就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消费”错误

  2.D A. “但随着社会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与人的发展关系很小”错误,曲解文意。B. “从消费基准转向财产和收入基准”错误。C.“要抵制一部分人拥有大量财富”错误。

  3. C “更加注重效率”不合文意

  4. ①材料一主要观点:促进所有人的发展,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②材料二主要观点:我们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意思答对即可)

  5. ①如果只是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发展上,那么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标,仅仅具有短期意义,不能逆转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趋势。②物质条件只是人自身发展的基础,并不等于人的发展。所有人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③共同富裕的本质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而不是物质财富上的均贫富。(意思答对即可)

  6. B “主要突显了巧珍的软弱”分析不当

  7. D “表明高加林的难过完全是装出来的”错误

  8. ①拥有梦想,向往城市生活;②年轻,心气高,追求新奇和浪漫;③放弃原则,舍弃良心与感情;④迷失自我,陷入名利之中。

  9. ①高加林和巧珍分手时,巧珍说,自己配不上高加林,自己不识字,帮不上忙,不愿拖累他的工作,希望他找个更好的对象。这些内容表明巧珍虽深爱着高加林,但愿意放手,希望他过得好,为后面嫁人的情节埋下了伏笔。②德顺老汉说,高加林作孽,苦了巧珍,到头来也害了自己;父亲说高加林还年轻,不懂世事。德顺爷和父亲说的话,像铅一样,灌在了高加林的心里。这些内容也暗示了高加林最后回到高家村的结局。

  10. A

  11. B “位高于大夫”错误,应是“位次于大夫”

  12. D “并被处以刑罚”于文无据。

  13. (1)按以前的惯例:凡是涉及军国大事的,就让中书舍人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都签署自己的名字。

  (2)秦王府的旧僚属,现任朝廷内外官职的很多,(我)担心每个人都倚仗皇上的偏袒,而足够让那些真正行为端正的人恐惧。

  14.①魏征认为房玄龄、王玮忠诚正直,即使偶有考核失当也是正常的,绝不是有偏私。②权万纪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国家。③核查对朝廷和陛下没有什么益处。(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房玄龄通晓政务,又有文才,昼夜操劳,唯恐偶有差池。运用法令宽和平正,听到别人的长处,便如同自己所有,待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己之所长要求别人。与杜如晦提拔后进,不遗余力。至于尚书省的制度程式,均系二人所定。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谋划政事,定要说:“非杜如晦不能敲定。”等到杜如晦来,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建议。这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长于决断。太宗开始到太极殿听政,对群臣说:“中书、门下省,都是机要的部门,诏敕文书有不当之处,均应议论提出意见。近来唯见顺从旨意,听不见相反意见。如果只是过往文书,那么谁不能干呢,何必又要慎择人才呢?”房玄龄等人都磕头谢罪。按以前的惯例:凡是涉及军国大事的,就让中书舍人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都签署自己的名字,称之为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加以审核,给事中、黄门侍郎予以驳正。太宗开始申明旧的规制,于是很少有错误。房玄龄、王瑾执掌朝廷内外官吏的考核,治书侍御史、万年人权万纪上奏称有不公平之处,太宗命侯君集进行核查。魏征劝谏道:“房玄龄、王佳均是朝中老臣,素以忠诚正直为陛下所信任,所考核的官员过多,中间能没有一二个人考核失当!体察其实情,绝不是有偏私。而且权万纪近来一直在考堂叙职,并没有任何驳正;等到自己没得到好的考核结果,才开始陈述意见。这正是想激怒陛下,并不是竭诚为国。假如核查后得到考核失当的实情,对朝廷也没有什么益处;如果本来便虚妄,只会失去陛下委任大臣的一片心意。我真正关心的是国家政体,不敢袒护房、王二人。”太宗于是放下此事不再过问。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被解除职务,上表陈情曾是秦王府僚。太宗怜惜他,想让他官复原职。魏征劝谏说:“秦王府的旧僚属,现任朝廷内外官职的很多,(我)担心每个人都倚仗皇上的偏袒,而足够让那些真正行为端正的人恐惧。”太宗欣然采纳他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我从前为秦王,乃是一个王府的主人,现在身居皇位,乃是天下百姓的君主,不能单单偏护秦王府的老人。大臣的意见都这样,朕怎么能违背呢?”赐帛打发他走。

  15. D “放浪不羁”分析不当,结合“好月”“凉风”“雁引愁心去”等意象及诗句可知,不是“放浪不羁”,应是“轻快与喜悦”。

  16. ①诗人没有正面写岳阳楼之“高”,而是运用衬托手法和夸张手法从侧面写岳阳楼之“高”。②首联写诗人登上岳阳楼,站得高,看得远,无边景色尽收眼底。衬托出了岳阳楼之“高”。③颈联和尾联写诗人感觉是在云间下榻设席,感觉是在天上推杯畅饮;而凉风渐起,衣袖飘舞。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了岳阳楼之“高”。(意思答对即可)

  17. ①.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②. 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九土之城郭 ③.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18.B 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物是人非:景物依旧,而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多用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或对世事变化的慨叹。根据语境塞罕坝随着时代变迁,由“美丽”变为了荒原,应选用“时过境迁”。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极乐世界:佛教幻想的世界,也叫“净土”,与“尘世”相对。语境不涉及佛教内容,选用“世外桃源”。一望无垠: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语境说草原辽阔无边,选用“一望无垠”。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语境说来塞罕坝旅游的人多,选用“游人如织”。

  19. C

  20. ①“变成了草的家园,变成了花的世界,变成了林的海洋”,三个分句句式整齐一致,构成排比。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气势。③突出了塞罕坝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塞罕坝人奋斗与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意思答对即可)

  21. D

  22. ①与用眼方式有关②近距离用眼③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意思答对即可)

  23.【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段有关“奋斗”的文字组成。

  第一段列举历史中有关“奋斗”的故事和名言,指出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奋斗史”。第二段先指出“奋斗”与“幸福生活”“梦想追求”之间的关系,接着指出青年在新时代应该如何去奋斗,既可以为个人梦想奋斗,也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去奋斗,显然后者的境界更高。考生可以阐述“奋斗”的意义,指出追逐梦想、开启美好人生需要奋斗;可以谈论青年个人成长中的奋斗,也可以谈论青年为国家民族的奋斗;可以谈论身为青年如何奋斗。

  【立意】1.强国有我,接续奋斗;

  2.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3.时代潮涌,奋斗为浪;

  4.我辈奋斗,再续荣光;

  5.奋斗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6.砥砺奋斗,逐梦青春;

  7. 以奋斗之青春书写人生华章。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辽宁高考分数线2022年_辽宁高考分数线2022年排名

继昨天江西、宁夏、云南和内蒙高考分数线公布后,今天又有多个省份陆续公布2022年高考分数线,我们一直来先睹为快吧!湖南:特殊招生历史

08-04

双一流高中成绩_双一流升学率

说起我国的重点大学,首先想到的是985、211大学,这两类大学是很早前就设立了,早已深入人心,但在2019年,教育部就发布声明:把211工程和985

08-04

中考成绩下来了报高中怎么报_高中报考是在分数出来后吗

职高,这个肯定很多家长都不愿意把娃娃送去读书,但有一个很现实的情况目前初升高的比例可能比图片更多,但也不会高很多,目前就是不到60

08-04

物理高考考点_物理高考考点分值分布表

今天学姐给大家分享的是358页!高考物理32大考点解题题典秘籍(详细解析)包含了:力、物理的运动、牛顿定律、机械能、动量、电磁感应、

08-04

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证明材料_高中学业成绩证明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

08-04

上年天津高考分数录取线_天津高考历年录取分数线

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63分2022年,我市继续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高考总成绩由普通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