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成人高考>成考试题>正文

2020年成考作文押题高起点_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作文押题

更新时间:2023-04-03 04:22:26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145

文本源自静水流深整理

1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①2020年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今天,我们在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时,更应该牢记:运用语言文字一定要有“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②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些声音: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2019年,《咬文嚼字》发布了“十大语文差错”,“主旋律”误为“主弦律”,“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殊不知正是这种“差不多先生”的表现,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也体现了一些人凡事敷衍糊弄的作风。

  ③早在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提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风。”今天看来,我们每一个人更需要一字不肯放松,一词不肯含糊,需要更多一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敬畏母语,敬畏文字,敬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

  ④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语言文字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基本的表达习惯、言语技巧和思维体系,维护语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社会交际的顺畅、思维逻辑的缜密以及记忆认知的进步。比如,正确使用成语,可以提高语言和文章的水平和档次,而滥用谐音、随意篡改,不仅破坏了语言规范,而且降低了语言和作品的社会效益,实在是得不偿失。

  ⑤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标点、语音、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书写,每一处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需要耐心细致的揣摩辨析、持之以恒的学习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

  ⑥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融合。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留下多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佳话。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⑦作为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才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2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传统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

  钟超

  ①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又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一则因为她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贡献,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二则因为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外国友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②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喧嚣社会、亲近美好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各种现代性问题困扰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

  ③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一个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于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在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④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如何让一种文化理想精准落地于另一种文化土壤,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孤芳自赏,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被世界各国文化广泛接受的诸多价值理念,如仁爱、勤劳、勇敢、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性别平等,这也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⑤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⑥在翻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让笔者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小虾扔回池塘。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脱颖而出,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3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①科技发展,互联网+,经济全球化……这一切都让人类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但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也不时沉渣泛起。不同文明之间,是冲突还是对话,是对抗还是合作,已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其实,无论哪一种文明,都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面向未来,只有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人类才能进步,世界才能发展。

  ②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漫长的历史孕育出多彩的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独具特色。同时,每一种文明更是在与众多文明的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不断发展。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人民期待和平进步,这就要求各国广泛开展跨文明的交往活动,让多元并存的文明交流互鉴,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明的交流互鉴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史。文明的交流互鉴,使各种文明创造的丰硕成果为全人类所共享。中华文明在“西渐”中为欧洲社会的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造纸术和印刷术加速了欧洲的文艺复兴,火药则成为欧洲市民阶层摧毁封建堡垒的有力武器,指南针助力欧洲航海业的快速发展。同样,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则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交流借鉴中不断吸收融合各方文明的精华,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了生产力波澜壮阔的发展。可以说,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文明生生不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④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越频繁深入,彼此间就越尊重认同,同时也更能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丹麦设计师瓦格纳设计的“Y型椅”,既借鉴了中国明式圈椅外形和意蕴,同时又体现了北欧设计的简洁理念。中国味与北欧风完美融合,使得这种座椅成为现代家具设计中的经典之作。近年来,中国主办的世博会、世园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大型交流活动,无一不是为各种文明相互借鉴和创新发展提供着舞台。由此可见,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国际交流,文明的交流互鉴为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⑤不同文明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发展,组成了多样的世界。我们的星球将更为璀璨,人类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4回归阅读初心

  ①富有特色的设计装潢,别出心裁的图书陈列,精致新奇的文创产品,相伴而生的咖啡水吧……如今,“网红书店”以其高颜值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对于大批走进“网红书店”的人来说,书不是重点,拍照打卡才是,这未免显得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②书店作为传播精神文化的重要阵地,装修美观精致一些无可厚非。书店在彰显阅读本质功能之外,增设其他附加功能,以满足读者看书之余的解困提神、短暂休息等多元化需求,体现了书店与时俱进的人性化服务,这亦无可非议。

  ③但在《2018-2019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中,把“网红书店”里的“自拍美、咖啡香”现象称为“只走进了消费者的行程,却没有走进读者的精神生活”,这话发人深省。“顾客忙于拍照、打卡、遛娃、买文创、喝咖啡,却难觅读书的身影……”这种种现象之所以成“网红书店”的“景观”,就是因为书店过度依靠设计包装、文创产品、餐饮供给的套路,导致书香变了味道。书店,是销售书籍的商店,而不是咖啡店,更与旅游风景区风马牛不相及。书店的主体功能是通过书籍传播精神文化,应该始终围绕“书”做文章,这才是书店的立店之本。比如北京戏剧书店、鲁迅书店、外研书店等在专业领域精耕细作,拥有领域内最全书籍;有的小众类书店,则一周只卖一本书,通过展览、讲座等,将每本好书的闪光点最大化地展示给读者。来到这些书店,犹如置身文化能量聚集的磁场。

  ④同时我们更该反思,相比一些书店的“未走进”,读者自身的“未走进”显然应担负更大责任。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市场需要不断适应甚至迎合消费者口味,而不是消费者适应与迎合市场。如果读者走进书店只想买书,只想埋头读书,而不是沉浸于聊天、喝咖啡的享受中,那么,书店的咖啡业务也不会红火得像是咖啡厅。全民阅读,身为读者的我们才是主角,也是决定网红书店能否长红的一个重要因素。我相信,即便是在“自拍美、咖啡香”的书店里,仍然不缺精心选书与潜心阅读的人。真正的读者,不管外部环境怎样喧嚣聒噪,总能够走进自己的精神世界,内心“玉宇澄清”,醉心于阅读的愉悦之中。

  ⑤书店最美的风景应是阅读,而不是喝咖啡或者其他,书店和读者都应回归阅读初心。一方面,书店要淡化商业气息,自觉营造书香气息。另一方面,读者要反省进入书店的目的,对自身角色予以清晰定位。进入书店,就应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抑或一位“安静的美少女”,眼里除了阅读的风景再无其他。

5让全社会充满道德温度 作者张贺

  ①在当代中国的文明星空中,处处能看到道德的光亮。做身边人的道德光源,社会才能更加充满道德温度,文明才会因每个人的奉献而水涨船高。

  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支撑,“道德模范”是一个社会崇德向善的醒目旗帜。历年来我国评选出来的道德模范人物,都是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们身上,生动呈现了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集中展示着我们时代的道德风尚。在当今社会中,道德模范们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引导人们崇德向善,彰显着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③一个人追求道德的生活,人生就会更有意义;一个社会尊崇道德的风尚,社会就会更有力量。近年来,中华大地上层出不穷的榜样模范和先进人物,用行动诠释着向上向善的时代品格。誓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黄大年,诠释了什么是对祖国之爱;志在“让每个孩子都有微笑的权利”的韩凯,展示了什么是医者仁心;“捡”出一座免费图书馆的“中国好人”陈光伟,体现着质朴的助人为乐……他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耀着人们的心灵,也有力证明,道德正能量始终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

  ④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让更多人向上向善,离不开对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评选道德模范人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他们的精神给人们以巨大动力。在人们身边,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扶危济困,只要社会有需要,就会有一大批人站出来无私奉献,凸显了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彰显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全社会因道德的追求而充满力量。

  ⑤“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全社会对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的期待更高,人们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处处讲道德、有秩序,处处有爱心、有温暖。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道德榜样、道德模范看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见贤思齐,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道德的主体,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6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英雄观)

  ①谁是你的偶像?岁月流转,掠过满天星斗。从董存瑞、雷锋,到钱学森、陈景润,再到“四大天王”和周杰伦……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到了思想观念多元的90后、00后一代,你了解他们的偶像观吗?

  ②有的人曾认为90后、00后沦于英雄虚无主义,把偶像看作是娱乐明星的代名词。的确,这种现象曾经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之中,他们对偶像的关注更倾向于颜值而忽略其内在品质。但是,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丰富,情况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③2019年9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农业大学演讲,学生们欢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现场”;袁老九十大寿的小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亿,青少年网友纷纷送上祝福。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经济学家陈平等知名学者的视频纷纷在B站获得了年轻人的追捧。军事专家张召忠工作室的几千万“小橘子”(张召忠粉丝自称“小橘子”)中,70%是90后、00后。无论是“追星现场”还是各种媒体的数据和报道,都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年轻的粉丝群体将追星对象指向了共和国最闪亮的星,指向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屠呦呦、孙家栋、钟南山……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有了更积极的正能量目标。

  ④更有事实证明,他们不仅善于选择闪光的偶像,而且能够向偶像学习。不久前,“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他因在疫情中讲真话、金句频出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中学生文文在朋友圈接连转发张文宏的演讲视频:“张文宏是我想成为的那种医生。他专业素养高,这是医生职业精神最动人的地方。”媒体人黄帅说:“不少90后、00后会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洒下热泪,在面对这些偶像人物时,他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他们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高二学生张晓宇在“粉”上刘慈欣后,连带“粉”上了托勒密和哥白尼,一幅爱因斯坦的照片,被他挂在了卧室的墙上。他已经立志将来考取天体物理专业。“我要成为他那样的人”。偶像既是年轻人心中的道德标杆,也是他们的领航员。

  ⑤从“颜值即王道”到“追最闪亮的星”“见贤思齐,为我所用”,当代青少年的偶像观正走向成熟。其中,“贡献者”“中国赞”“人民英雄”等词语成为关键标签。当代青少年,成长于快速发展的和平年代,国家强盛使他们有着更高的奋斗起点,共和国闪亮的星将是他们奋斗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

  7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①“您好,您在外面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但也给“宅”在家里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空闲时光,不少人利用网络平台购书,选择用读书充实生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

  ②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疫情期间,一张患者在方舱医院戴口罩读书的照片广为流传。令人动容的不仅是他的专注,还有读书人面对疫情的那份从容与乐观。的确,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宽广而坚韧,也使我们拥有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去对抗外部世界浮躁与喧哗。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③从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塑造个人品格。阅读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塑造我们的性格?原因或许有二:一是阅读传授知识,二是阅读可以启迪智慧。如今,信息唾手可得,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但信息芜杂。而书籍,给人以系统化的知识、整体性的思考。同时,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阅读让人们在视通万里、心游万仞中,获得人生的坐标,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因为有知识,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是气象万千的精神品格。

  ④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宋史》曾载“东南三贤”的吕祖谦,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但他通过阅读,不断磨练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冰释”。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指通过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读一本好书,如攀登一座高峰。人到半山,固然也能欣赏到美景,但只有继续往上攀爬,才能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认为只有“攻书”到底才能融会贯通,道理正在于此。越是难啃的经典之作,越需要专注和恒心,也越见精神和修养。

  ⑤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阅读从来不是要让人双脚离开大地,从来不是鼓励人们远离生活,恰恰相反,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不是消极和虚无,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⑥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收获的必将是更加丰盈的精神生命。

8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①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融入现代生活。“紫禁城上元之夜”登上热搜,李子柒具有东方韵味的短视频走红网络……可以说,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式。

  ②那么,如何才能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呢?

  ③首先要 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近期,电视剧《清平乐》热播,其中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等生活场景,生动地还原了宋代历史文化风貌,处处显示出宋代“简洁、素雅、精致”的审美原则。正是这份力求真实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匠心和坚持,让观众看到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也只有以这样一种虔诚敬畏的态度,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承.

  ④其次,我们还要有强烈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儿时的歌谣仍在耳边回响,然而现在,端午的文化味道却越来越淡了,不少人甚至已忘记了端午所承载的对屈原精神的纪念,取而代之的只是购物消费和舌尖盛宴。过节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节日的文化内涵缺失,使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丢失了精神内核。由此可见,保护传统文化十分必要.

  ⑤当然,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还要有与时俱进的转化创新意识。两年前,一套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圈的“新宠”。其设计者坦言:“甲骨文的设计与推广应该是结合当下的,活化的,不应该把它塑造成高深莫测、拒人千里的文化符号。”最近几年来,从“萌萌哒”的故宫文创,到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再到文化综艺《国家宝藏》请来当红明星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传统文化不断转仳创新,并以时尚、现代的方式演绎呈现,真正走进了大众生活。

  ⑥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因此我们要敬畏,要保护,要转化创新,才能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才能让深厚的传统文化时时滋养我们的精神。

9人也是路“走”出来的

  ①我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其实,换个视角思考,走路者和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②走什么样的路,不仅仅是一种选择,也体现为人对道路环境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在选择道路的同时,个体也将自身融入环境,就能成为道路风景的一部分。

  ③生活中,时常会遇到许多美好的事物,但往往只能“取一瓢饮”。走好人生之路,也必须自觉抵抗歧路的诱惑,专注走好内心认定的那条道。据说有人曾问米开朗基罗创作经典雕像《大卫》的秘诀,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很简单,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除,大卫就诞生了。”看清自己“想要的那块石头”,扭住目标,踏实笃行,我们才不会在前行的道路上迷茫焦虑、逡巡不前。

  ④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有时候,即便选准了前进的道路,处身于同样的环境,但不同的人也会葆有相异的心态。譬如,有的人一开始激情充沛,可一旦遇到麻烦、挫折,就开始变得萎靡、消沉。他们被问题难住、被困难吓倒,甚至认为奋斗无用,索性选择后退或绕路。其实,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力量。回望过去,谷文昌以人生一粒种,换来“漫山木麻黄”;杨善洲退休又钻山沟沟,20余年绿荒山。成功的路上其实并不拥挤,事实证明,那些坚持朝着理想与目标积极进取、久久为功者,终能实现人生价值。

  ⑤相对来说,平坦、起伏较小的道路,的确比较好走。但正是这样的路,反而容易让人对潜存的风险放松警惕。正如古人所说,“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事业是否一帆风顺,都有必要提醒自己,多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培养打逆风球、啃硬骨头的能力。当心智足够成熟、能力足够强大,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把生活过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⑥一位作家曾写道:“老马识途,仅是一方面;‘途’也在塑造途中的老马,从姿态到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路是人走出来的,人其实也是路“走”出来的。“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行稳致远的持续动力,那么即便人生道路再迢遥、再崎岖,我们也能保持坚定、执着的前进姿态,抵达心中的远方。

  ①专注走好自己认定的路(扭住目标) ②坚持朝着理想目标进取

  ③从容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培养逆境中挑战能力)

10让“精准”成为习惯

  ①“精准扶贫的精髓是‘因贫施策’”“提高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措施到户的精准性”。 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话题建言献策,为脱贫攻坚贡献了不少智慧。为 什么脱贫攻坚必须精准识别、因贫施策?“精准”,是一种怎样的方法论,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②《道德经》有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 细。”成大事者必以精准思维、精准做法为遵循,方见成效。《礼记》也有载:“君子慎始,差 若毫厘,谬以千里。”做事情一开始就要慎重,不能马虎大意,哪怕开始只是一丝一毫的差错,

  其结果也会事与愿违。0.99 的 1000 次方接近于 0,道理就是这样。

③精准,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追求。《庄子》里讲过“庖丁解牛”,“所解数千牛矣,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这些 关于熟能生巧的故事提醒我们,穷尽所能,做到最好,是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精准就是这样一 种力求完美的自我追求。

④精准,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作风。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对什么事情,都抱着“无所谓”“想 当然”的态度,对情况了解停留在“大概是”“应该是”之中,能有多少成就?敷衍了事、毫无 “精准”可言,既容易误事误人,也会迷失自己。从作风上砥砺精准的要求,万事无难。

⑤精准,是求真的延伸。共产党人是最讲认真的,精准就是一种认真精神。闭门造车、异想 天开,吃老本、拍胸脯、拍脑袋,既不会有好决策,也不会有好成效。深入基层、接入地气,听 得真言、听进诤言,谦虚好学、积极进取,方能从精准中出成就、出公信。

⑥精准,也是求实的升华。有些人在扶贫攻坚中不善精准,在改革发展中不愿精准,原因不 外乎怕自己吃苦受累,怕事情繁复麻烦。精准意味着实事求是、敢于较劲,而不是浑浑噩噩、安 于现状,畏惧不前、怕这怕那。吃得苦,不怕死,霸得蛮,耐得烦,精准中充满了求实、务实的 精气神。

⑦追求精准,就得要有胆有识、抓铁有痕。何为“有胆”?正确的敢坚持敢坚守;不对的, 敢直言敢批评;错误的,敢纠正敢改进。何为“有识”?要有正确的方向,要有科学知识,要对 实际情况了解透彻。何为“抓铁有痕”?做什么就有什么的样子,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⑧习向来重视精准化做事方法,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他就 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眉 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让我们就从当下、从自己开始,把“精准”养成习惯。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2020成考高起点语文选择题_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试卷

2022年高考于7日拉开帷幕。印刻时代记忆、承载个人体验的高考作文题依然备受瞩目。7日上午举行的高考语文考试共有7套试卷,其中教

07-23

15年成考高起点数学真题_成考高起点数学真题及答案

情况通报6月7日下午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网民发布数学全国乙卷、全国新高考I卷部分试卷图片,被疑泄露试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07-23

政治专升本成考真题及答案_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最早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

07-23

成考专升本教育类真题_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2020年河北省成考于10月25日顺利结束。今年全省报名33.3万人,较去年增加3.4万人,全省共设14个考区、291个考点、11864个考场。不得

07-23

成考在线刷题_成人本科考试刷题软件

很多考生想通过2022年成人高考来提升学历,相比大家都听说过成人高考考试其实并不难,但是想想大家都是上班族,复习时间少,除了自身的复

07-23

成考专升本法学真题答案_成人高考专升本法学真题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根据学员回忆整理,仅供参考哦!共9篇a​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