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网络教育>网教试题>正文

网络教育题库_网络教育题库网

更新时间:2022-02-26 05:30:16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107

网络教育**题库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国开下放-1157现代教育技术

  1、要取得好的教育传播效果,利用媒体进行传播必须遵循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

  2、共同经验原理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

  3、抽象层次原理指各种信息符号的抽象程度掌握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

  4、重复作用原理指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

  5、信息来源原理指作为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之一的教师,应树立为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所用的教材与教学软件,其内容来源应该正确、真实、可靠。

  6、教学设计的步骤:教学分析;策略设计;组织策略;教学评价

  7、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是探讨教学现象内在关系和规律的学科

  8、电视媒体教学最大的优势是能表现事物的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9、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有五个基本步骤,分别是:制定评价计划、选择评价方法、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材料、归纳和分析资料、报告评价结果。

  10、教学组织形式由三种主要基本形式,即班级授课形式、个别化学习形式、合作小组学习形式。

  11、学习评价的三种类型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2、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及传播理论。

  13、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设计教材,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14、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人力资源。

  15、多媒体系统:指至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为“补充”的媒体的组合系统。

  16、教育信息:按一定的系统,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遵循一定的目标进入教育传播过程之中,供传受双方进行交换、控制的内容。

  17、总结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结果而进行的评价。借以进行鉴定、区分等级和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评定。

  18、CAI:教师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19、教育技术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0、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科学技术等。

  2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1)视听教学阶段(2)程序教学运动和个别化教学阶段(3)教学系统设计方法阶段

  22、实物直观是通过现场参观、实物标本、实验等提供感性材料的一种教学直观方式。

  23、教学评价: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从而为修正教学设计提供依据的过程。

  24、教学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如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某种教学功能的综合体。

  25、多媒体计算机(MP技术:能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字、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的技术

  26、学习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习过程的本质的系统的综合观点

  27、教育传播环境:围绕教育传播活动的一切事物,是教育传播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条件的总和。

  28、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29、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有: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从属性、能动性和工具性。

  30、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加工分析和确定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组织、初步评价。

  31、我校的多媒体教室由网络信息中心独家管理。

  32、在上课时,我们老师可以将自己与该课程相关的软件装在计算机的任何磁盘分区中。

  33、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教育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34、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5、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程序性。

  36、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的依据:媒体的局限性,媒体的组合效应,多感官刺激的心理效应。

  37、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包括制订计划、选择方法、收集资料、归纳分析资料和报告评价结果等几项工作。

  38、教学媒体的个别特性,一般考虑的五个方面是: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39、教学评价以科学的评价技术为手段,以优化教学设计为目的。

  40、定阻式扩音机与喇叭配接时,应满足阻抗匹配和功率匹配两个条件。

  41、计算机辅助教育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管理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测验三大部分。

  42、教育技术在技术学方面的基础是教育传播学。

  43、录像机的伺服系统是一个对磁鼓、磁带运动进行误差检测、反馈校正的自动控制系统。

  44、Windows桌面主要由图标和任务栏两大部分组成()

  45、回收站是从硬盘中开辟的一个暂存区,能还原从硬盘上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还能还原软盘和U盘上的内容。()

  46、教师由于补课或考试需要申请教室,只需到教务处办理教室借用手续即可。()

  47、老师在上课时,应该将领夹式话筒拿在手里或随意夹在衣服的领子周围。()

  48、上课前,应该将先将自己制作的课件拷贝到计算机上,然后再打开播放。()

  49、教师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50、以光纤电缆为通道,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交互工具,使用能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信息的四通八达的信息网,连接道千千万万个计算机用户。光缆具有信息量大、抗干扰性能好、可提供进行双向交流和开展大范围内合作的条件。

  51、按一定的系统,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遵循一定的目标进入教育传播过程之中,供传受双方进行交换、控制的内容。

  52、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对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明确阐述。

  53、国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直观教育和媒体技术的促进下兴起的。

  54、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出发点,也是它对传统教学理论的超越。

  55、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受者”是学生,他首先要接受传播信号,如阅读教科书。

  56、照相机的光圈值是表示镜头的透光能力,用镜头的焦距与进光孔直径的比值表示。

  57、AP型语言实验室是属于比较低级的语言实验室,只有单向通话的功能。

  58、录像机是记录和重放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电磁转换设备。

  59、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师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60、学习者是教学设计工作的中心。

立体构成试题

  国开下放-2636立体构成

  1、面材构成的常见形式有()。

  2、立体构成的加工方法有()。

  3、立体构成各部分材料通过节点组装在一-起,这些节点的种类有()

  4、立体构成是运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学原则组成新的立体形态的过程。()

  5、立体构成形态的稳定性是一种动态平衡,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不是凝固在空中绝对静止的形态。()

  6、通过对空间表面的处理不仅改变了空间的物理形状,而且影响人对空间的心理感受.

  7、空间的公共与私密程度与空间是否易于被发现和空间是否易于进入有很大的关系。

  8、当空间界面呈现浓烈的暖色调时,空间感觉比实际大;相反当界面呈现浓重的冷色调时,空间感觉比实际小。()

  9、从概念上讲,点没有长度、宽度、深度和方向性。但在形态构成的实践中,点却需要由实实在在的.有着一定体积的形体来呈现。()

  10、“东方之光呈现温暖的黄色,南方之光是明亮的白色,西方之光明亮耀眼,北方之光冷而含蓄”是对关于不同地点.方位的人工照明的描述。()

  11、间接照明可以帮助营造柔和或神秘的空间氛围。()

  12、在立体构成中,单一的点没有方向性,多个点可以形成丰富的视觉跳跃感,方向感或者形成带有丰富肌理的面和体。()

  13、通过对空间表面的处理不仅改变了空间的物理形状,而且影响人对空间的心理感受。()

  14、形态要素包括自然形态、人工形态、具象形态、抽象形态、意象形态等。()

  15、立体构成中轮廓的不确定性是指形态实体的轮廓线会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

  16、立体构成的加工要素主要指切割、折屈等。()

  17、面是立体形态的主要特征,也是体的外在反映,面具有充实感、延伸感和速度感。()

  18、立体构成中的面从大的方面可分为平面、曲面和折面三种形式。()

  19、硬线材构成的形式主要有连续构造、线层结构、垒积构成、框架构造、桁架构造、抻拉构造。()

  20、从概念上讲,点没有长度、宽度、深度和方向性。但在形态构成的实践中,点却需要由实实在的、有着-定体积的形体来呈现。()

  21、空间实体与开口的位置不同,可以形成空间的方向感。()

  22、光线仅仅是照明的手段,与空间塑造并无关系。()

  23、运用手绘的草图可以十分精准的描绘出空间的三维形象。()

  24、空间方向感的产生也与空间所处的地域日照等因素有关。()

  25、立体构成是运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学原则组成新的立体形态的过程。()

  26、立体构成的目的在于树立空间意识,培养造型感觉,启发设计思维,培养对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27、立体构成是集视觉、触觉、听觉于一体的一门造型艺术。()

  28、立体构成形态在光线照射下会产生明暗变化,会产生体量感,对立体形态的造型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29、立体构成形态的稳定性是一-种动态平衡,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不是凝固在空中绝对静止的形态。()

  30、立体构成中的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能决定形的(),其不同组合方式,可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

  31、我们可以从空间形态的角度把室内空间设计的构成因素归结为()。

  32、长方形的空间存在方向感,一般来讲,方向是沿()的。

  33、空间围合的程度,是由_和_所决定的。()

  34、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包括()

  35、在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中,理想的村落选址就是在充分考虑场地与阳光、山系和水体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因素的决定下呈现出明确的空间方向性

  36、那些与自然界中生命体的形态特征相近的形态都可大致归于()形态一类,而()形态指的是比较单纯的儿何形体及其衔生形态,具有比较纯粹和理性的特征。

  37、“形态”所涉及的三层含义首先是指“形”本身,其次是“形”所呈现出来的(D),

  38、形态与空间研究常用的工具与媒介包括:(A)。

  39、两个空间相互重叠、交错,既存在着(C)的空间区域的部分

  40、石膏、胶泥、陶土、塑料树脂.石蜡等属于面材。()

  41、空间实体与开口的位置不同,会形成空间的方向感。()

  42、空间形态越是复杂的情况下,越容易辨认空间的形状。()

  43、康德认为,空间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而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

  44、形态与空间研究常用的工具与媒介包括()。

  45、以下材料的联结和加工方式中,依次对应于木头、金属、纸张、织物的是()

  46、利用腐蚀.氧化等化学方法对材料进行处理也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进行形体塑造,又可以对材料进行表面处理,这种加工方式是()。

  47、人们在空间中的体验具有时序性,跟电影中的时序性是没有差别的。()

  48、当代艺术与设计领域中的构成概念来源于1913--1922年间曾经出现在俄国的“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艺术运动。()

  49、立体构成除了对形态本身的关注之外,也更加关注对,人的情感和意义的表达,更加关注对形态和空间的艺术表现潜力的发掘。()

  50、与楼梯间相比,卧室私密性较弱。()

  51、人们对与空间不断变化的内在需求决定了空间需要以某种更加灵活的方式来适应人的需求。()

  52、人们在空间中的体验具有时序性,跟电影中的时序性是没有差别的。()

  53、石膏、胶泥、陶土、塑料、树脂、石蜡等属于面材。()

  54、机械加工是通过各类刀具、钻头、热丝、机床等工具,利用切、削、锯、刨、磨、凿、敲等方法,将材料进行切割分离或加工成型的方法。()

  55、通过对空间表面的处理不仅改变了空间的物理形状,而且影响人对空间的心理感受。()

  56、观察三维物体的视角不同所得到的视觉形象是不同的。()

  57、空间的公共与私密程度与空间是否易于被发现和空间是否易于进入有很大的关系。()

  58、当空间界面呈现浓烈的暖色调时,空间感觉比实际大;相反当界面呈现浓重的冷色调时,空间感觉比实际小。()

  59、“东方之光呈现温暖的黄色,南方之光是明亮的白色,西方之光明亮耀眼,北方之光冷而含蓄”是对关于不同地点、方位的人工照明的描述。()

  60、设计中的构成课程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

网络教育**题库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兰大网络继续教育学院高数题_高等数学兰大版答案

孙逢春(前排左二)和他的大学同学。资料图片【人才故事】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一天天临近,绿色冬奥让全世界充满期待。实现绿色冬奥,绿色交

07-15

润德教育押题班是网络学习吗_润德教育的押题怎么样

据润德教育了解,根据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17】54号),现对2017年度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时间作出调整,具体事项通知如

07-15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高数题_江南大学高数试卷

高升专入学科目:语数英学分:80时间:2.5年主干课程:WTO法律制度、保险学概论X、博弈论、财务管理X、大学英语1、丰田生产模式----精益

07-15

网络安全教育内容题_网络安全素质教育题库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10月11日至17日开展由渝中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金融办、区公安分局

07-14

网络教育微积分答案题_微积分教材答案详解

林伟初高等数学(经管类)上册课后习题及答案书籍名称:高等数学作者:林伟初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获取更多课后答案完整版搜索公众

07-14

网络教育统考英语真题作文_英语作文 网络教育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乐读英语changesinthewayofeducationAstechnologycontinuestoevolve,ourwayofeducationhaschange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