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潘星教育网资源平台!
潘星教育网>高中教育>高考资讯>正文

2022年浙江高考_2022年浙江高考分数线一本和二本分数线多少

更新时间:2023-04-04 22:49:21作者:潘星教育网阅读量:50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林婧

  浙江省2022年6月高考和选考结束,我省各学科组及骨干教师日前就考试科目命题思路发表观点,并评析试题。

浙江省2022年6月高考和选考科目命题思路

语文

语文学科组

  202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命题呈现出“立德树人、稳中求精、时代导向”三大特点。

  一、立德树人

  今年的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青年成长主题选取材料,按照文化自信理念布局,内容丰富,整体感强。从第1题“共青团百年历史”开始,选材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方面6个维度引导青年学子关注成才过程中的多重要求:①作文材料凸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新时代浙江省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人才为例,引导考生思考未来发展。②传递爱国奉献精神,如大阅读《逛》塑造军人忠孝报国的情怀,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品格。③关注现代发展理念。如第1题正确认知短视频,第2-3题传播航天精神,第4题关注杭州亚运会、职业教育法颁布、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第6题理解地理标志和乡村振兴。④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如第1题、第2-3题、第4题。⑤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第1题宣传宋韵文化,小阅读《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了解中国悠久丰富的饮食文化,古诗阅读《楼前》《勤政楼》,思辨认识历史事实等。⑥注重自身修养提高。如古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展现儒家仁政治国的思想、淡泊汪洋的文风;《论语》强调礼乐以仁为本,学习孔子气象从容的君子风范。

  二、稳中求精

  命题以稳为主,在试卷框架、难度、题型、能力立意等方面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情境设置恰当,设问科学,选材新颖,表述方式合理、有效,既注意适当的知识覆盖面,又体现考试重点;同时,在遵循《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的基础上,对部分命题的形式、方法上作了精细调整。比如,第5题以补写填空的形式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要求,要求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第6题以图文材料考查语段的压缩能力和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简明、准确。适当增加了小阅读、大阅读等材料的阅读量。大阅读第13题考查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古文断句另外选取典型文段,古诗分析两首作品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论语》阅读多方面解读孔子的音乐活动等。在试题考核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上均追求精益求精。

  三、时代导向

  新时代以来,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今年4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布,又适逢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新时代中国青年未来如何发展成为焦点话题。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作文材料以浙江省为例,创设真实情境,引导考生思考在未来发展中如何成长为开拓创新的人才。

  写作有多个层次或角度,如:(1)开拓创新,助力未来发展;(2)刻苦训练,助力未来发展;(3)勇于钻研,助力未来发展;(4)团结合作,助力未来发展;(5)学习榜样,助力未来发展。论题具有开放性,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散,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谋求发展,成就创新型人才”“放眼未来,助推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等。

  作文题要求考生在时代、社会大视野中进行思辨,协调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引导考生增强语文联系实际的能力,主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

数学学科组

  2022年全国高考浙江数学试卷,严格遵循《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依照《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贴近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体现重视基础、关注能力、有效区分的命题思路。

  一、面向全体、重视基础

  试卷全面考查高中数学教学内容,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覆盖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中学数学主干知识,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考查了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等高中数学知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这三种类型的试题都提供一定量的考察基础知识的问题,试题的设计注重通性通法,没有偏题怪题,难度适中。

  二、强调本质、关注能力

  试题在强调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问题本质与数学思维。

  选择题和填空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强调概念的理解,关注问题的本质。如第8题在图形的变化中,要求考生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概念,理解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第9题,在常见的绝对值不等式问题中,寻找新的设问角度,突出了思维的灵活性;第10题,从简单的数列递推关系出发,选择合适的变形进行放缩,并发掘出精妙的结论,为有能力的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

  解答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试题分层设计,设问由浅入深,对推理论证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计算量适当。试题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不同方法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能够有效的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如第19题要求理解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概念,并能互相转化;第20题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起点设计问题,并转化为不等式问题加以解决;第21题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将未知点转化为已知点的联系,并利用函数解决问题。

  三、精心设计,有效区分

  试卷中每种题型的试题排列由易到难,梯度明显。试题立意精准、叙述简洁,为使考生能更有效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对问题中条件的叙述、设问的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合理优化;试题设计背景公平,使考生能正确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试题注重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体现考生思维能力的差异。

  第17题,可以根据题意,利用坐标等基本方法解决问题,若利用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转化,可以为问题的解决开辟新的思路,体现了不同的思维层次,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分度。第22题,以高中数学常见的函数为素材,以基本的问题为引导,以常用的方法为手段构造函数,并利用这些函数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研究问题,对考生的思维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为考生搭建了展示自己数学基础、数学学习能力的舞台,以选拔出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考生。

  试卷总体遵循“稳中求进”的整体思路,考查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在常见问题中选择新的设问角度,在基本方法中体现新的思维高度;试卷整体结构稳定,让考生以平和的心态从容地解决问题,正常发挥水平;试题仍然让考生以熟悉的问题为起点,逐步深入探究,充分展示考生的不同思维层次,确保有效区分。总之,试卷设计始终保持和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同向同行。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学科组

  试卷命制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坚持以教材为依托,贯彻政治性、原创性、科学性和公平性等原则。试题在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培育,突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试卷延续了近年的命题风格和特色,保持结构、形式和难度的相对稳定,坚持“稳中有进”的主基调。

  一、平稳为主,力求稳中有新

  命题坚持以稳为主,延续近年一贯风格,题型结构、知识分布、能力立意和试卷难度等方面均保持稳定。试题文字精炼、表述清晰、设问明确,力求减少学生阅读障碍。试卷在保持基本风格稳定的同时,在知识的整体性和试题的开放性两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如第38、39、40题注重对知识整合性应用,其中39题和40题第(2)问答题开放程度明显,这对落实新课改所提倡的大概念、大单元和大任务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又如33题《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模块首次采用表格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英国和美国两国政体的区别。

  二、知识为基,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考繁难偏旧,不考细枝末节,着重考查学生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旨在纠正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错误教学倾向,以贯彻国家“双减”政策。如第11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不能死记教材知识,需要对生产者进行辩证的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如38题第(2)问不局限于考查识别、记忆等低阶思维,侧重考查分析综合思维、辩证思维等高阶思维,要求学生正确识别和理解市场统一和市场分割是矛盾的双方,立破并举是矛盾双方实现转化的条件;又如40题以“俄乌危机”这一复杂的国际热点问题为载体,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解答此题,既要求学生对俄乌冲突复杂的历史经纬有必要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辩证分析,又要求学生通过所掌握的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对国际行为作出正确判断。

  三、素养为要,注重价值引领

  试题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39题以今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逐梦航天的动人事迹引导青年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注学生答题过程中呈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40题中国政府积极寻求俄乌危机的和平解决,落实了对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关注,使学生心有中国情,胸怀大世界,放眼观天下。

  四、生活为源,彰显人文关怀

  试题编制紧扣时事热点,贯彻中央大政方针,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生活气息,彰显人文关怀。试题将学科知识、素养和育人价值融入现实生活情境中,既有如第16题纾解企业困难、18题数字化改革、22题中美关系、30题乡村振兴、38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学生熟悉的国家“大事”,又有如第1题“冰墩墩”玩偶、7题电影《长津湖》、24题网红工匠阿木爷爷、28题疫情下个人情绪、41题所有权纠纷等学生感兴趣的身边“小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领悟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历史

历史学科组

  历史学科命题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在确保试题原创和平稳的前提下,蕴含新方向的探索,对未来新教材形势下的高考命题具有启示性意义。整卷设计集史料解读、情境设计、时空转换于一体,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人文性和公平性。

  一、“立德树人”,把握命题方向

  试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26题以新四史入题,聚焦抗战阶段之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集中考查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理论成果及其对“中国向何处去”时代之问的回答,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然”,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第28题从人地关系认知出发,横通历史必修1、2、3、选修4、6,纵贯古今,站在人类生态文明的哲学高度,思考历史大化演生的规律,聚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理解人与人之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体悟敬畏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历百代千秋流转变迁,中国共产党“改地换天”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破解了“千年田八百主”的千古难题。第3题敬惜字纸的传统美德,第6题中华海洋文明的源远流长,第8题近代军民的抵抗行动,第12题考查商人阶层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第13题国共合作抗日,第14题邓小平同志恢复高考制度,第15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均在深化历史国家记忆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引导学生从大历史视野,思考家国命运、民族兴衰,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二、“稳”字当先,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试题设计由易到难,摒弃死记硬背和偏难繁纠,避免偏题、怪题。第1题孔子的政治抱负,考查周代礼乐文明;第2题屈原的家国情感,第4题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第7题顾炎武的学术旨趣,第9题甲午战后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第11题近代交通变迁,第16题罗马法,第17题卢梭思想,第19题美国1787年宪法,第20题电影时代,第22题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思考与探索,第24题日本西欧崛起对美国经济霸权的挑战,考查要点均聚焦于主干知识,充分体现了疫情形势下对学情与考情的关切,确保考试平稳。

  历史是过去与现在不间断的对话,对现实问题的历史观照和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是史学思辨与魅力所在。反思历史,以史为鉴,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彰显命题的时代关切与家国情怀,注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能力的考查与提升是本卷的立足点。第29题以大历史跨度,联系必修1、2、3、选修6,呼应第27题,以反思为切入点,考查资本主义扩张史,揭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判断,引导考生在波谲云诡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正确把握当下的国际关系,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资本主义势力伸向全世界,可以说是‘无远弗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三、原创为要,确保公平落地

  原创是试题的生命线,以原创为基,通过鲜活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考有所获,确保公平落地。

  第26、27、28、29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凸显大历史视野,关注家国命运与国际形势,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第25题以史料为引,围绕由清华简引发的讨论,获得对文献理解的正确认知,提升历史解释素养,落地家国情怀素养。第4、6、24题旨在考查时空观念素养。第5、7、9、11、19、20、24注重考查史料实证素养。第10、12、13、14、15、16、17、18、21、22着力考查历史解释素养。第1、2、3、8、23、25突出体现了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考查。

  四、精进立标,力求科学准确

  试题在秉承一贯风格基础上,进一步精进,探索未来新教材形势下高考命题的新方向,古今中外的融会交流,贯通中西的历史视界,读史开慧的理性审视。

  第6题以中华海洋文明联通中外,认识古代中国经济文化对海外的影响;第10题以严复翻译赫胥黎文集,出版《天演论》为情境,理解近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第18题以亚当·斯密《国富论》对中国古籍资料的引用与以司马迁思想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为学术情境,启发认识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第21题从英国近代外交史事出发,认识英国的外交取向;第26、28题从古代中国延展到现代中国,以中国历史的迭变,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历史的伟力和作用。第27、29题从希腊政治出发,接续近代资本主义的扩张与经营,从源头厘辨雅典民主政治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进而在本质上反思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

地理

地理学科组

  地理学科命题严格依据《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参照《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核心要求,着力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中抽取蕴含必备知识的实际问题,精心创设试题情境,进而设计问题、编制答案。内容分布与题型保持稳定,难度适中,体现“稳中有进”的基调。

  一、立德树人、与时俱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次命题从试题立意、素材选择,均体现与时俱进,说好中国发展故事,挖掘社会转型亮点,较好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卷中的人工湿地微污染处理系统,生物质能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等素材选取,体现出我国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改进技术水平,注重人地协调,优化发展方向,不断提升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26题虽以中南半岛为载体,立意是关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并强调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第28题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下哈萨克斯坦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体现出新时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布局与有效实践,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进展。第29题关注广东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与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从南方电网东西互补性的原因,到抽水蓄能电站布局的优点,再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对西电东送效益的影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国家积极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战略,实现绿色、创新与高效益发展的目标。

  二、图表出彩,素材丰富,彰显地理学科独特魅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图表素材的丰富性更是地理学科的特色。本次命题的图表运用从数量、类型和质量来看,均达到了较高水平,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构建情境并自然引出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解答。试卷共33张图片,1张表格,其中图片部分包括地貌景观图、地质剖面图、地理流程图、数据统计图、观测示意图、不同尺度的区域地图等,突出了对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考查要求。地貌景观图不仅美观,而且强调学生对真实情境的探究认识。地质剖面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感,对地质地貌的成因认识更为形象。地理流程图让地理过程的发展变化形成整体感,突出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3、14题的生物质能天然气项目实施示意图,制作精美、流程清晰,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天文、气象等观测示意图占比较多,这些通过实际观测获得数据绘制的示意图,能够很好地检测学生地理原理的分析推导能力。不同尺度的区域地图,则强调对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与综合提取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

  三、重视基础、回归教材,突出地理主干原理考查

  命题难度适中,知识点分布全面,重视对地理主干原理的考查。有直接取自于教材内容的,例如欧洲西部的洋流分布与影响,我国四大地区的地理分布,太平洋北部板块分布与宏观地形,中、北亚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与成因。有通过情境化素材切入考查地理主干原理的,例如通过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考查3S技术的运用,通过长三角城市群人口流入示意图考查人口迁移相关知识,通过轨道交通开通前后的城镇变化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知识,通过塔里木河下游剖面图的解读考查水循环的环节。试题引导教师重视基础知识与主干原理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第28题以哈萨克斯坦为区域背景,从当地石油资源的分布描述,到开采利用的限制性因素分析,从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出口周边市场的原因分析,到工业化对城市化推进作用有限的观点探讨,涉及自然资源的分布与成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等地理主干知识。虽然设问切口小,有一定的难度,但试题内核均导向对教材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

  四、关注生活、聚焦探究,引导学生地理实践力培育

  命题的素材选取多源于日常生活,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充分立足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考查要求。例如第1题采用中学地理研学小组的情境切入,考查野外地貌景观识别,无论是从情境还是考查方式,均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地开辟田野课堂,提升学生观察探究能力。第17、18题的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沿线街道的影响,关注城市生活中的交通变迁对当地人口、城镇的重要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第19、20题采用学生天文观测的视角引入,关注学生具有强烈兴趣的地理实践操作活动,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原理的推导与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出地理实践与学习生活探究时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第27题聚焦黄淮南部干热风灾害,从干热风的分布、成因入手,深入到当地劳动人民的防灾减灾实践,分析大水漫灌措施对防治干热风的不利影响,引导学生认识趋利避害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明确实践是解决真实地理问题的关键。

  试卷总体体现“科学性、原创性、公平性”原则,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为基础,将自然和人文地理有机组合,把对学科核心素养考查融入到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时代,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让考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与育人价值,树立良好的人地观、世界观。

物理

物理学科组

  物理选考试卷遵循考试说明,稳中求进,重视实际,强调基础,注重能力。考试卷内容涵盖必修和选修教材的所有单元,主要针对主干知识命题,呈现友好,有利于学生发挥正常水平。试卷的内容结构,区分度、难度及信度保持稳定,体现选考的人才选拔功能。

  一、强调基础,知识内容有代表性

  试卷强调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直抵概念内涵,物理味浓。例如第1题考查力的复合单位的组成;第2题考查运动场上常见的四类球所受力的性质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第5题考查学生对磁场与交流电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第7题着重考查玻尔的氢原子模型以及光电效应的理解情况。物理是实验科学,现象观察与实验操作技能尤为重要。第4题“光的干涉实验”着重考查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和原理理解能力;第17题中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三个实验分别考查了学生最基本的刻度尺读数、描点作图规范和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二、重视应用,情境过程有真实性

  试卷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建模能力,情境多样、设置合理。第3题的鱼儿“摆尾击水吞荷花”画面、第10题的晒衣架受力,第13题的高楼提升装置,第19题的物流公司滑轨装货问题,均传递了生活的物理观念;第6题神舟十三号飞船采用快速返回技术,第8题王亚平太空水球光学实验,第14题秦山核电站成功生产碳14,第21题我国航母电磁弹射技术的发展等情境,寥寥数语展示了我国的科技进步,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这些应用情境很好搭建了考查学生建模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展台。

  三、考察思维,建模探究有综合性

  试卷十分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考查与甄别。第8、9、16题考查推理能力,第11、15题侧重推理与归纳,第12、13题又强调了对学生综合分析与质疑能力的考查。物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8题“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分压特性”和解释“两G表指针偏转现象”是对教材实验的适度拓展,能够很好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与探究能力。采用常见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的综合应用是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第20题涉及碰撞、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多个物理过程,需要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牛顿定律、动能定理等多个物理规律,在解决问题时还需具有推理能力判断临界情况。第21题结合先进科学技术电磁弹射器这一情境,采用学生熟悉的v-t图方式呈现试题,综合考查电磁力和其它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规律、以及电磁感应等核心知识掌握,结合实际应用的能力,还兼顾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第22题采用我国物理学家的速率分布律实验装置,并结合教科书中回旋加速器知识,创设离子速度分析器情境来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这一核心内容,通过转筒旋转的边界条件设问,对运动的周期性、空间建模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试卷总体呈现友好,稳中有新,知识和能力并重,难度和区分度兼顾,考生能充分展现学业的学习成果。

化学

化学学科组

  化学学科试卷命制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科学、公平、准确、稳定”的主基调,严格遵循《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试卷结构、形式、难度、知识点的覆盖面等方面保持稳定,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既满足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又能对高中化学教学有正向导向作用。

  一、精选测试载体,凸显学科价值

  坚持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精选真实的、体现化学学科价值的测试载体,将“核心功能”要求融入具体试题中。如21题“废旧电池回收碳酸锂和二氧化锰”,27题“联合生产实现资源综合利用”,29题“工业废气H2S的回收利用”,30题“NaNH2的制备”,31题“药物氯氮平的合成”等,不仅全面测试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更渗透了化学学科在创造物质、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二、力求试题稳定,重视必备知识考查

  试题在题型结构、呈现方式、考试内容等方面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全面考查了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等必备知识,体现了测试的基础性要求。如,教材中涉及的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中的核心主干知识在命题选材中均有所体现。

  三、精心设计问题,突出关键能力考查

  试题重视分层选拔功能,不仅客观题难度有梯度,而且主观题更是通过多种设问方式,考查学生不同的认识视角和思维水平。各大题入题容易,但随着设问的深入,对学生的关键能力要求逐步提高。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分层选拔,体现试题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如:29题从简单的平衡常数计算、反应自发性判断,到表格数据分析、作图、原因分析;31题从简单的分子式判断、结构简式书写、反应类型判断,到信息方程式书写,到有机合成路线设计、限制条件下同分异构体书写等,问题设计从易到难,层层递进,且设问角度丰富。

  四、注重知识迁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命制中十分重视知识承载学科核心素养功能的考查,即学生在面对陌生的、不确定的真实情境中,能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合理运用化学学科的认识角度和思路分析解决问题,考查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体现试题的综合性及创新性。如,18题中让学生从“相对能量”数据表中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化学键键能理解的新观念。26题中让学生从不同结构层面分析、解释物质性质,树立“构性相依”的基本观念。30题以陌生的NaNH2制备为背景,不仅考查学生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思维能力,体现实验独特的能力测评和素养价值。

生物

生物学科组

  本次命题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导向教学”的基本原则,坚持以立德树人的核心,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即满足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同时又对中学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坚持一个宗旨

  命题明确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和导向教学”为宗旨,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素养。如:以消化酶、神经调节和花生间种发生的结构与生理变化为等素材,考查学生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以质壁分离、体温调节、耧斗菜的进化、遗传家系图、花生间种发生的生理变化等为素材,考查学生基于试题信息进行合理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以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昆虫杂交实验、转基因植物培育和药物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等素材,考查学生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质疑、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研究使用药物S快速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对考生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结果的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较高水平的测量;以生物多样的保护、风能和潮汐能、人类遗传病和传染病等为素材,引导考生对社会责任学科素养的关注,特别是以传染病为素材考查疫苗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作用,符合当前国家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

  二、坚持主干知识考查

  命题严格遵照《考试说明》的考核要求,参照《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教学要求,在知识要点的取舍中,突出对高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的考查,重点考查高中学生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水平,不考查细枝末节的知识,试卷中无偏题怪题。试卷从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工程与技术等六大领域中选取与高中生物学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知识落点,试卷延续了历年来对下列重点内容的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细胞代谢、孟德尔遗传定律、生物进化、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种群、群落、环境、微生物育种、基因工程、植物克隆问题等。

  三、坚持“三个一切”

  本次命题从试题材料的选择开始,直至成卷为止,始终贯彻“一切为了考生;为了一切考生;为了考生的一切”的指导思想。全卷所有试题背景材料的选择兼顾全体考生,如:“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调节”和“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的行为”等背景都选择了所有考生都熟悉并有亲身体验的事实;语言选用学生熟悉和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题意和解题要求,从而保证试题有较高的内容效度,更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坚持“四个特性”

  本次命题通过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四个特性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和导向教学的命题宗旨。基础性:试卷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稳中求新,从多角度、多层次检测考生对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如分析猫叫综合征的病因、顶极群落特征、通过实验设计判断性状的显隐性等。综合性:整卷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要求考生从基础出发,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体现了必修模块间、必修与选修间的综合,充分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孟德尔定理与基因突变、产淀粉酶的枯草杆菌育种与变异的应用、植物克隆与染色体组型等的综合考查。应用性:以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为背景相关试题的考查,增强考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试题的正面导向功能。创新性:全卷所有试题均为原创,部分试题通过考查形式的创新对推动“双减”政策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以表格形式呈现实验结果既降低了考生答题的文字书写量,又能避免以坐标图形式呈现实验结果时,考生并未理解实验原理的情况下猜对答案,使试题具备选拔性的基础上,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

技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学科组

  本次命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考查。试卷沿承往年试题形式,在难度、区分度等方面保持基本稳定,知识点覆盖范围广,关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体现学科素养要求。

  一、立足基础,实现稳中求进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发展能力和形成素养的基础。试题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全面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学科的核心知识。第1、2题分别考查信息安全、信息获取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反映信息意识与信息社会责任。第4~7题从基础概念出发,分别考查数制转换、多媒体数字化编码与处理、视频存储容量计算、VB表达式计算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第8~12题以基础算法为切入点,分别考查排序、查找、枚举、解析等算法的理解与应用,其中第9题源自教材,深度考查对冒泡排序过程中数据比较、交换等算法逻辑的理解。第13、14、15题分别考查数据分析、多媒体作品创作、算法与程序设计等基础内容,第16题尽管综合性较强,难度相对较大,但还是立足基础应用。试卷以基础性必备知识贯穿始终,体现学科原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实现稳中求进。

  二、贴近生活,体现技术应用

  用信息技术分析和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实际案例,是本次命题的重要思路之一。第3题从在线学习系统入手,考查数据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第13题选择与考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消费数据作为处理对象,综合考查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公式计算、图表创建、排序筛选等多种方法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第14题以北京冬奥会中的人工智能为作品创作背景,引导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应用。试题以作品创作过程为线索,从素材处理、交互实现等层面考查观察分析能力和作品创作能力。第15题利用算法解决旅行费用结算的问题,引导学以致用。全卷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学科价值。

  三、由浅入深,考查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题以解决具体应用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表现为线索,由浅入深考查计算思维。第10题以最值求解算法为基础,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第11、12题分别通过字符串处理和数组应用实例,考查代码阅读与分析能力。第15题以旅行费用结算为情境,通过分析问题、理解模型、统计应还款、计算转账明细等过程,层层递进考查算法思维。第16题是一个以数据排序为背景的压轴题,具有较好的选拔区分作用。程序中运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最大值查找、对分查找、数据插入与移动等算法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试题对高中计算思维教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技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学科组

  一、保持试卷结构、难度稳定,稳中有新

  本次命题题型、题量、分值分布与以往基本保持一致,试卷整体难度与历次基本相当。选择题中第1、2题及第10题较为容易,主观题每一道小题都设置易得分的点。难度较低的试题主要通过选择学生熟知的素材、减小知识的综合程度、降低选项迷惑性等措施,让学生一目了然或稍加思考就能答题。选择题中有少量难题,主要增大知识综合度、增加思维的复杂程度,如第13题,非选择题每题都有较难的考查点,例如第15题的方案设计和第17题的电路改进设计。为了增加区分度,主观题细化分值,如第15题的方案设计。在知识点的覆盖方面,坚持“重点内容必考,次要内容选考,辅助内容轮考”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了知识点的综合性,如第14题,涉及技术设计原则、技术试验方法、流程设计和结构设计。第5题的工艺操作更加贴近实际,考核学生简单的钳工操作方法,加强实际操作活动的落实。

  二、围绕课程的核心素养,重点考查学生的能力

  本次命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技术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将技术设计、工程思维、创新意识有机融合在考题中。试卷设置了一定量的分析评价题,重点考核学生知识应用和思维能力,例如第3、4、5、6、7、9、11、12、13等选择题、第14、15、17题等。设置了一定数量实践相关的题目,例如第5、10、11小题,覆盖了金工和电子方面的实践操作。为了考察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部分试题增加了开放性,如第15题,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案满足设计的功能要求。

  三、坚持原创,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表述简明扼要

  试题坚持原创,在素材的选取方面尽可能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或教学实践活动中接触到的,使学生看到题目有亲切感,如第2题的智能手电钻、第3题的手钳、第14题的饮料充填封装、第15题的家庭电视机挂架、第17题的车间环保降温等。在题目的表述方面整卷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降低学生审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如第4题中的图样、第17题中的电路等。

  四、坚持基础考查,正确引导教学

  命题继续坚持加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坚持正确导向教学,如第4题考查技术图样的正确性、规范性、第14题中考查了技术设计原则、技术试验方法、流程设计和结构设计等基础知识;设置了与金工操作、木工操作、电子实践相关的题目。通过发挥考试导向教学的作用,引导教学回归基础知识、回归教材、回归实践活动。

浙江省2022年6月高考和选考科目试题评析

语文:重视育人价值 考查语文核心素养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教授 胡勤

  杭州外国语学校 特级教师 倪江

  2022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突出考试育人价值,考查语文核心素养,稳中求精,特点鲜明。总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语料的选用坚持育人导向。语料涉及面广,有中国航天事业、亚运会吉祥物、职业教育、碳达峰碳中和、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地理标志产品等,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宋韵文化、曲艺“包袱儿”、中华饮食文化等语料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小说《逛》是陕西作家和军校的作品,书写了共产党员、石油工人“敦厚”忠诚担当、甘于寂寞、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体现了苍健质朴的审美观。

  二、文本体式多样,考查思维能力。现代文语料涵盖了书评、文艺评论、社科论文、图表、小说等多种类型,考查学生面对不同文体、情境的阅读方法、思维能力。古文为苏辙的科举文《赏罚忠厚之至论》,古诗选取了中唐王建《楼前》和晚唐杜牧《过勤政楼》,均属名家名作,内涵深刻。要求比较阅读,考查思维能力。总体阅读容量大,社科文、小说的字数均比去年有一定增加。

  三、命题指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第5题考查“连贯”,要求补写恰当语句,考查学生在语境中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第6题“地理标志产品”图文阅读题要厘清文字材料和两张图表数据的内在关联,综合考查比较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第13题要求比较分析两处描写的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要求把握文本语言特点、艺术效果,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中对语言思维和审美能力的要求。

  四、文本解读、分析评价题要依托文本和文化背景,发挥考生的主体性。第12题要求考生评价小说中敦厚妈和小秋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的“行为”。母亲真正理解了儿子,才放弃“落叶归根”的想法,做出这一选择。评价要放置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来展开。《论语》第22题第2小题要求对“子与人歌而善”章中的孔子做法进行“多方面解读”。这个题目考查考生多角度理解分析文本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也要依托文本,要有儒家《论语》的文化积淀。

  五、作文题,关注社会与人生,回应时代发展之所需。材料第一段内容为浙江省积极为人才搭建各种平台,创造各种条件。这是回应国家在转型发展阶段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第二段列举了新时代浙江青年代表人物,他们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材料激发我们思考:青年该如何响应新时代的召唤,在开拓创新大潮中实现自我价值。那些安于一隅、沉溺自我、甘于平庸、“躺平”等,都不是当代青年人应有的态度。作文题意在激励学生焕发青春光彩,把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投身社会,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弘扬青年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实现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

数学:重视基础 关注能力 稳中有进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张金良

  德清县教育研训中心 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江战明

  2022年全国高考数学浙江卷平稳落幕,试卷秉承了浙江省自主命题以来一以贯之的简约且具内涵的风格,重概念、重思维、重素养,保持了“低起点、有坡度、多层次、重区分”的特色。试题命制严格遵循《考试说明》、《浙江省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全面系统地考查了考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学习潜能,试卷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关注学情,平稳收官

  今年高考数学卷是浙江省自主命题的收官之作,试卷在结构、题型、内容、分值、编排等方面保持稳定,试题仍以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为考查重点,贴近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平稳收官的命题意图。

  二、立足基础,重视思维

  试卷立足基础,全面考查。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做到不重不漏、不偏不怪,重在理解、兼顾运算,如第1题集合运算、第2题复数运算、第7题指对数运算、第13题三角运算、第3题线性规划、第4题充要条件、第5题三视图、第6题函数图象平移、第12题二项式定理、第18题解三角形、第19题二面角定义应用等考题充分体现了对考生的“四基”“四能”全面考查的指导思想。第20题数列命制以等差、等比数列概念为载体,从新的角度出发,结合函数、方程、不等式进行综合考查,是一种多元化立体考查的探索与创新。

  试卷编制了一些立意高、情境新、思维妙、解法巧的新题,如第8题立体几何中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大小的比较,第9题多绝对值函数应用,第10题递推数列,第13题特殊条件下三角函数值的计算,第17题多向量模长计算,第20题数列题和第21题第1小题椭圆上任意点到上顶点距离的最大值问题等。第22题函数与导数题都是在常见的素材中以新的角度设计问题,体现新的高度,在立足基础的同时重视思维。

  三、能力立意,关注素养

  试题以能力为立意,同时关注核心素养,比如第10题,第20题的第二小题和第22题的第二两小题,三个问题分别涉及数列不等式、数列方程以及函数导数不等式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特别是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等素养,只有深刻理解问题本质,才能完整解决整个问题,特别是第22题第二两问,可以转化为函数零点问题进行证明,合理的变形和运算以及不等式结构的重整,都考查考生的综合素养,有较好的区分度。

  四、引导教学,服务选才

  试卷再一次体现了回归基础的高中数学教学本质,如第1,2,3,6,11题根植于教材,对高中数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如第8,9,15,16,17,21题等有一定思维量和计算量,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再如第10题、第20题第二问、22题第二问为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提供了平台,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

英语:凸显育人价值,考查核心素养,指引教学方向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级教师 汪向华

  杭州第二中学 高级教师 黄科

  2022年6月浙江高考英语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秉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和能力。概而言之,本次试卷有如下特点:结构稳定,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内容地道,难度适中,命题严谨。

  一、凸显育人价值

  试题育人价值渗透于诸多篇章中。阅读A篇讲述作者作为意大利人来到布鲁克林生活的成长经历,启迪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多元文化。阅读B篇介绍了“微森林运动”,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增强环保意识。阅读C篇介绍了当前的一项科研成果——适度的努力和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效率意识。完形填空题从父子间的信任谈到领导者和队员之间的信任与忠诚,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始终践行诚信价值观。此外,听力第8段材料的话题是精神医疗犬辅助治疗特殊群体,读后续写语篇讲述作者在施食处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膳食的经历。这些试题让考生充分认识到关注弱势群体的公益善举的意义,是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考查。

  二、考查核心素养

  试题全面考查英语核心素养。在一些语篇提供的社会情境中,以听、读、写等方式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例如,听力题在情境中考查考生听力理解;语法填空题设置盲人借助纹理3D模型欣赏艺术作品的语境,考查考生时态语态(第56、63题)和构词法(第58、61、64题)等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理解题通过细节理解题(第24、27题)、推理判断题(第22、26、29等题)、主旨大意题(第25、30题)、猜测词意题(第28题)、观点态度题(第23题)以及第二节阅读内容来考查考生的语言技能。不仅如此,试题还通过不同的主题语境,考查考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例如,理解阅读题C篇中的“corner office”和读后续写题中的“soup kitchen”所指的文化现象。读后续写题考查考生在充分考虑文章前后协同性的前提下,以作者施食活动的开展和他(她)的心理活动展开写作,描述问题的解决以及作者情感升华的过程,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此外,应用文中提到的“小组学习室”,考查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地开展学习。

  三、指引教学方向

  其一,试题关注基于真实语境的教和学。试题在命制层面,强调情景化设计,密切联系学生日常实际,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领域。例如,听力材料中的停车、打电话咨询、“城市通”年卡代替物质化的生日礼物、科学健身等话题,阅读理解第二节描述的在学习和工作中年轻人仅通过发短信或在线聊天交流的现象,读后续写中的作者参加社区义工服务等若干话题,这些材料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语境和时代语境。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语料的真实性和时代性。

  其二,试题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引领深度学习诉求。这是课标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与高考试题注重考查内容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这一特征相符。譬如要写好这次的应用文,考生除了要掌握“小组学习室”的位置和开放时间的表述,还要恰当表达邀请之意,但更重要的是思考“小组学习室”的创设意义,并进一步阐述其功能及设施。

  整体而言,本次试卷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理念,契合“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教育方针,也为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借鉴。

思想政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嘉兴教育学院 正高级教师 沈毓春

  杭州高级中学 正高级教师 鲁新民

  2022年6月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试卷,是新课标新教材考试前最后一份思想政治选考卷。试卷保持了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试卷的特点,突出思政课正确的政治导向,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试卷具有三个特点。

  一、突出思政课正确的政治导向。试卷结合社会热点,创设情境,设置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政治导向。如第5、16、20、21等试题,通过国家为企业纾困、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等情境,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第38、40题,分别选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立”与“破”的措施、我国政府关于俄乌危机的四点意见等国内外重大时政,引导学生用国情的眼光、国际的眼光,领会中央精神,理解国家立场,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试卷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强化正确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如第17、24、25、30、32等试题,蕴含着公正、民主、文明、自由、敬业、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第39题展示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黄震的事迹,激发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保持浙江选考思政卷的特点。试卷保持了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试卷的命题风格。从考查内容看,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如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生产与消费、市场秩序、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联合国的宗旨、合同履行的原则等主干知识;从试卷结构看,题型题量、分值分布等基本稳定,遵循了考试说明的要求;从试题设问看,综合题要求析原因、谈启示、说理由,保持“小切口、深分析”的特点,思维含量较高。

  素养导向的考试命题,已正式拉开帷幕。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命题改革与创新,已箭在弦上,任重而道远。浙江思政人唯有解放思想,踔厉奋发,才能不负使命,正道前行。

历史:强本固基 统筹兼顾 问题导向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特级教师 戴晓萍

  杭州学军中学 正高级教师 金丽君

  2022年6⽉浙江省普通⾼校招⽣历史选考是“双减”政策发布后的首次高考,整卷秉持“立德树人”“统筹兼顾”“问题导向”“教评一致”“浙江特色”,有效服务“双减”,引导一线教学方向。

  一、依据课标,强调学科特征

  卷中13题“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中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试卷依据课标要求,“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处处体现“历史中的人”,强化历史学科特征。如选择题的题1中“谈及个人政治抱负”的孔子,题2中“毕生追求‘美政’”的屈原,题5以诗作反映市集生活的白居易,题7中“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的顾炎武,题10中“表达维新立场”的严复,题12中反映爱国情怀的商人群体,题14中恢复高考制度的邓小平,题16“在罗马扩展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题17中宣示其社会理想的启蒙思想家,题18中被马克思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非选择题28更是谈及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人地关系。

  二、强本固基,深化基础知识

  整卷以学生为本,注重考查学科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深化对基础知识的落实,着重点在于学科主干知识及其蕴涵的素养,体现出浙江试题一贯坚持的密切联系教材的特点。基础题如第1、2、3、6、8、11、15、23题,26题“十分重要的会议”名称、陕甘宁边区的地位,27题的古希腊各城邦关系和奥林匹亚遗址的作用等,都指向明确的历史史实。深化基础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也不是技能的机械训练,而是对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的理解把握。教学中既要着意依据课标、关联教材,更要把握基础与创新这一辩证关系。

  三、创设情境,关注真实问题

  情境是试卷问题的引导。情境取材丰富多样:优秀传统文化情境如题1、题2等,社会经济发展情境如题5、题9等,生活实际情境如题11、题20等。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实现从“解答题目”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情境是试卷主题的载体。题4中对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的时序排列,反映出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题9的“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直接切中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特点;题11图所示“1909年上海社会之剪影”和题20图电影作品《火车到站》都反映了近代中外交通事业的发展。

  四、学科素养,呈现水平梯度

  试题承继浙江卷的一贯风格,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在试卷难度、模块分布、题型结构等方面保持稳定。在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上稳中求进,与学业水平质量层级相符。

  题18设计了亚当·斯密《国富论》引用中国古籍资料的中西思想文化互鉴情境,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的考查。

  题25是浙江卷的史论题,由“清华简”而重新认识先秦历史,围绕“黄帝有子曰蚩尤”展开论证,从而考查史学理论、史料辩析、史证方法。

  题26(1)要求用“关键词”归纳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题27(2)强调“只列关键词”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对考生调动主干知识、进一步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提出最新要求,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考查形式的创新。

  创设综合性问题和较为复杂的情境,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历史思维品质的考查。题28和29题以时间为经,主题为纬,覆盖必修和选修内容,体现出试卷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题28围绕主题“人地关系”,第(1)问考查先秦哲学家相关的思想主张、哲学方法、精神境界;第(2)问则从历代政治家“田制改革”角度反映出人地关系的调整;第(3)问以选择和开放的形式,从历史关注现实,最终导向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试题设计的广域与视野,思考的深度与指向,有利于知识活化和历史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

  题29围绕主题“资本主义扩张史”,从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诸般恶行”、19世纪中叶“最坏的时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难以解救的矛盾”,引导学生在依据史料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基础上,反思过往,胸怀世界。

地理:以价值引领为魂 以核心能力为本

  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 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耿文强

  浙江省临安中学 高级教师 罗高斌

  2022年6月地理选考试卷注重价值引领,强调核心能力的考查。试题在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近些年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稳定发挥。

  一、主题立意深远,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试题秉持浙江省地理选考试题的优良传统,即重视围绕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来创设情境,深入贯彻地理学科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如“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生物质天然气利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等试题,考查了“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又如“中南半岛耕地与粮食安全”“哈萨克斯坦石油开发、工业化与城镇化”等试题,则是以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镜子”,为我国的发展带来借鉴和启示。试题将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彰显了地理学科突出的育人价值。

  二、情境视角多元,素养考查维度丰富

  试题重视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具体任务放在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之中。情境素材大多源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热点,如“轨道交通市郊线”“天文观测活动”“干热风灾害对黄淮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广东电网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注重考查学生解释地理联系生活、生产和社会关联情境的能力;注重创设地理学术情境,如“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考查学生以学术视角理解地理问题本质的能力。通过景观图、统计图表、地图和文字信息等情境的解读,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等多维度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如“中南半岛某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大的自然原因分析”,侧重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如“天文观测活动”中,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关系分析,侧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又如“湿地修复途径”,则侧重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三、聚焦能力培养,充分体现选拔功能

  1.强化地理基础能力,凸显学科特色

  试题通过地理学科传统而最具特色的方式来呈现,注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地理成因分析、地理空间思维和地理特征归纳等地理学科基础能力的考查。整份试卷图表多达22幅以上,有地貌景观图、地理要素分布图、地质剖面图、流程图和统计图表等若干形式。

  2.关注学习能力差异,发挥选拔功能

  试题问题情境创设总体直白明了,大多数试题学生都能清晰理解题意,但又注重难易搭配,较好地体现了选拔功能。如“从耕地资源角度,说明图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的设问,大多数学生可以写出部分答案,但要完整阐述却又需要深厚的知识功底。

  3.难易梯度设计合理,利于考生发挥

  试题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题前16题整体难度较小,此后难度逐渐增大;非选择题中有三道大题均为填空与问答组合,问答题的设问要求多以“指出”“简述”“分析”等方式组合,难易搭配合理,利于考生发挥。

物理:兼顾知识与能力,关注立德与育人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梁旭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赵惠松

  整卷考查的内容和要求与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注重基础,知识覆盖面广,关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必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了育人的导向作用。

  一、注重基础知识,突出重点概念理解

  试题既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又重视对重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如第1题单位的考查,第2题常见球类运动的分析,第4题双缝干涉现象的分析,第5题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判断,第6题我国空间站圆周运动的分析,第7题氢原子跃迁与光电效应结合问题的分析,第9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问题的求解,第10题晒衣架受力的分析,第14题核反应过程的分析,第15题径向电场中圆轨道运动的求解,第19题滑轨问题的求解等,都体现了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使学生在答卷时有踏实感。

  二、强化思维导向,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试题着重体现了科学思维的考查,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解决实际问题。如第3题鱼儿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特征分析,第8题天宫课堂时的水球光学现象分析,第11题“双弹簧+小球”运动时各物理量的周期分析,第12题风力发电机问题的求解,第13题在额定功率、最大拉力和最大加速度制约下提升重物时运动模型的建构,第20题不同能量状态对应的运动状态分析,第21题运用转化方法将新颖的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然后综合运动、力、电规律进行分析求解,第22题将粒子运动和具有新意的转动圆桶关联进行综合分析与求解。

  三、关注实验创新,提升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试卷在考查实验原理、仪器选择和使用、数据处理等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实验方案设计与创新的考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第17(2)题,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原有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改变实验器材,让考生重新进行设计。如第18(1)题以常用的分压电路为背景设置问题,第18(2)题以常见的两个电流计进行连结设置问题,有利于具有实验操作经历的学生得到正确结果,引导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提升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

  四、优化试卷设计,引导中学教学方向

  计算题篇幅不长、情境不繁,有利于学生仔细分析,静心建模,利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求解。这样的试题设计使“题海”中的学生肯定不能多得分,引导学生少“刷题”,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化学:稳中有进助力“双减”

  绍兴市第一中学 正高级教师 赵贤祥

  杭州外国语学校 高级教师 李汉清

  2022年6月浙江选考化学命题遵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遵照“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原则,聚焦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试题突显化学特色,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服务高校选拔,切实引导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助力“双减”工作。

  一、突显化学特色,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关注社会热点,试题取材于生命、能源、环保、药物等领域。如第6题中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第21题废旧锂电池处理、第29题工业废气H2S的回收、第31题药物氯氮平的合成,传承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传递化学正能量,体现化学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二、突出强“基”固“本”,发挥以考促学导向

  试题内容范围和难度设置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聚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根本能力,试题设问与答案设计呼应教材核心内容,命题在教考衔接上精耕细作。如第5、7、12题考查化学概念,第10、13题考查变化规律,第3、11、24、30题考查实验仪器识别、基本操作、条件控制、方案设计;第22、26题考查结构与性质推理能力。引导中学化学教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做到应教尽教,不随意增加或删减内容,发挥以考促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三、聚焦核心素养,发挥育人选才功能

  试题聚焦宏微思想、变化观念、探究创新、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强化化学思维品质,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生态。如第15、21题考查宏微思想,第18、20题体现物质与能量变化观念,又如第25、29题落实探究与创新素养;再如第27题CO2的综合利用,有助于理解我国实现“碳达峰”战略目标,厚植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素养外显化。诊断并提升化学核心素养,守正创新,发挥化学选考育人选才功能。

  试题难度平稳,符合师生预期。聚焦化学核心知识,强化分析推理能力考查,弱化化学计算与综合实验,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生态。

生物:聚焦关键能力 强化价值引领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特级教师 方淳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高级教师 周丽婷

  2022年6月浙江省生物选考试题基于《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核心知识考查,体现能力立意,强化价值引领,体现了教学评价在引导学科教学中关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一、强化价值引领,凸显育人功能

  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选材涉及生态保护、健康生活、生物农业等社会关注的问题,强化高考的价值引领作用。例如第1题、第18题、第20题、第26题分别从生物多样性、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生态系统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等角度展开设计,有助于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环保意识。

  第14题、第19题、第24题、第30题分别围绕体温调节、疫苗接种、神经调节、血糖调节等问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提升健康生活理念。

  第27题、第29题均呈现了生物技术改变劳动生产方式的试题背景,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物技术有助于解决工业、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形成用技术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聚焦关键能力,体现素养导向

  试题精准把握知识、问题、情境、素养四要素之间的联系,关注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例如,第14题、第15题、第17题分别根据新情境和实际现象,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检测“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和“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的发展水平。

  试题侧重对“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考查,既有对科学史实验(第22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也有对教材学生实验(第11题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讨论,还有更高能力要求的实验题(第30题)。第30题以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为情境,不仅考查了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与讨论等科学探究素养,还考查了以模型建构为主的科学思维素养。

  三、关注核心知识,促进教考衔接

  试题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核心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基础方法和技术。如第9题考查遗传学的基本原理、第19题考查免疫学基本原理、第20题考查生态学基本原理。将试题置于真实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原理的认识,有助于评价学生对生物学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生物学全局性、整体性认识,也能有效引导中学生物教学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技术(信息技术):落实立德树人 体现学科特征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高级教师 李伟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高级教师 魏雄鹰

  2022年6月信息技术选考还是依据《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自2020年1月高考选考起使用)进行命题的,这是2003版《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最后一届考生。这次选考可以说是一次承前启后的考试,从本次试卷中,可以隐约看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影响力。整卷延续了选考试卷一贯以来重视对核心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选材上更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突出立德树人导向。

  一、坚持整体稳定,注重夯实信息技术基础

  本次选考试卷是旧版课标的收官之作,稳定是首位。试卷在整体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化,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比例、各模块占比、试卷容量等都继续保持稳定。12个选择题中,第1-4题涉及信息安全、网页、数据库、编码等基础知识,第5、6题考查音频处理与视频容量计算,第7-9题考查表达式、流程图、冒泡排序基本过程,第10-12题考查程序阅读和分析,这些试题都是日常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平时复习的重点内容。非选择题中,第13、14题分别考查基于电子表格的数据分析与多媒体动画制作相关知识与技能,第15、16题还是考查算法综合应用。整卷试题知识点分布均衡,保持了题型、题量的相对稳定。

  二、创设多样情境,突出问题解决能力考核

  本次试卷坚持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特征,创设基于学生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多层面、多领域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字化学习创新的角度,用计算思维思考与解决问题,突出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本质。

  创设校园生活情境。第13题以学生校园消费为背景,让学生可以快速理解试题数据的意义,将精力投放于问题理解之中,体现数据无处不在、可测可算的特征。

  创设社会热点与学科前沿情境。第14题的情境为“冬奥会中的人工智能”,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情境既亲切又熟悉,可以将思维快速融入到问题分析与操作实践之中。

  创设学生社会活动情境。第15题设置了结伴旅行消费结算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抽象出问题模型,并设计算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多样化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思维,以计算机解决问题所特有的角度思考与解决生活、社会活动中的问题,体现信息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价值。

  三、遵循认知规律,加强教考一致性

  试卷综合考虑情境、知识、能力等考查维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在了解、理解、应用、创新等能力层次上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试卷注重学科基础知识考查,如选择题中数制转换、音视频文件的容量计算等都是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试卷更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考查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要求学生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储备,如第16题,考查方向一直都是用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问题,坚持的导向也一直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问题原型开始,让学生经历抽象建模、算法分析与优化、调试完善等过程,形成计算机解决问题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学科素养,体现了教考一致性。

技术(通用技术): 重基创新 稳中有变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高级教师 孙俊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级教师 何威年

  2022年6月浙江省通用技术选考试卷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严格遵循《考试说明》的考核要求,试卷难度适中,部分试题灵活但不偏不怪,体现出稳中求变的主基调。卷面组成结构清晰、素材新颖,覆盖了通用技术的主干知识内容。试卷重视命题情境的设置,探索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内容和生活情境三者相互渗透融合的命题技术。

  一、传承与突破并举

  试卷传承了注重基础知识、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核,传承了回归教材、回归实践的特色,但又未被原有命题思维惯性束缚,稳中求新。如试题第1题中吸尘器的人机关系,第8、9题中纸箱输送系统中关于系统与控制的相关概念,这些内容都属于学科的主干知识内容,但本卷在选项的设问中做了突破与改变,更加关注从解决技术问题的角度切入。又譬如第7题关于木屑干燥流程的设计,突破了原来识读流程图中串、并行工序等概念的常规考法,尝试从流程设计——“循环利用热尾气有利于实现流程设计的节能目标”的角度提出问题,颇具新意。

  二、能力与素养考核同行

  本卷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除第2题考查学生的评价能力,第15题考查学生的设计能力外,全卷还特别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图样表达”、 “物化能力”、“工程思维”的考查。特别是“图样表达”,在第4、15、16题中,一如既往的有了较大篇幅的体现。“物化能力”包括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工艺的制定和选择等,尽管采用纸笔测试形式,但在试题设计中,也充分注意到了对实际操作的考查,如在选择题第5题中考查了钳工操作的规范性问题。

  三、评价与引领共存

  本卷展现了通用技术学科特色,不仅能有效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更能引导通用技术的日常教学。首先是情境素材贴近高中生的生活与教学实际,充分体现了通用技术学科的技术特色。然后是试题“有坡度、有区分度”,如电学第11题的万用表测试,初看非常基础,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操作实践,纸上谈兵很容易出错;又如13题的电压比较器与三极管电路的组合,对基础电路理解不到位的同学就很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类试题除了起到基本的评价作用外,也能指引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实践、重视基础,不去一味搞题海战,一味搞偏题、怪题。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辽宁高考分数线2022年_辽宁高考分数线2022年排名

继昨天江西、宁夏、云南和内蒙高考分数线公布后,今天又有多个省份陆续公布2022年高考分数线,我们一直来先睹为快吧!湖南:特殊招生历史

08-04

双一流高中成绩_双一流升学率

说起我国的重点大学,首先想到的是985、211大学,这两类大学是很早前就设立了,早已深入人心,但在2019年,教育部就发布声明:把211工程和985

08-04

中考成绩下来了报高中怎么报_高中报考是在分数出来后吗

职高,这个肯定很多家长都不愿意把娃娃送去读书,但有一个很现实的情况目前初升高的比例可能比图片更多,但也不会高很多,目前就是不到60

08-04

物理高考考点_物理高考考点分值分布表

今天学姐给大家分享的是358页!高考物理32大考点解题题典秘籍(详细解析)包含了:力、物理的运动、牛顿定律、机械能、动量、电磁感应、

08-04

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证明材料_高中学业成绩证明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

08-04

上年天津高考分数录取线_天津高考历年录取分数线

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63分2022年,我市继续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高考总成绩由普通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

08-04